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
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我国也已经在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
深圳七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但在现实生活中,碳交易似乎离我们依然遥远。不过,3月29日,《全国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审核稿)》(简称“送审稿”)的公布,让人们切实感受到碳交易的步伐越来越近了。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碳交易的实施是机遇还是挑战?行业应如何应对?这些已成为摆在行业和企业面前必须严肃思考的课题。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趋势
此次公布的“送审稿”中,明确指出国家发展和改革部门是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负责碳
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和改革部门是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配合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碳排放权交易进行管理和监督。
在配额管理方面,“送审稿”指出,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以及重点排放单位情况等,制定国家排放配额分配方案,明确国家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排放配额总量。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在国家排放配额总量中预留一定数量,用于市场调节,向新建重大建设项目分配配额等。而在分配原则上,为了通过排放配额的有偿使用促进企业加强预算管理,国家排放配额分配采取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办法,并逐步提高有偿分配的比例。免费和有偿分配的具体比例由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确定。
据中
碳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研究员冯翊宸介绍,目前在全国七个碳交易试点省市中,纳入的企业有两千多家,而在2017年全国建立统一的
碳市场后,预计会有两万家企业纳入。“中国碳交易市场目前尚属于初期阶段,就像正在成长的小孩子,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产业全部纳入,所以纳入碳交易体系中的强制控排单位大多是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涉及的行业有能源、
电力、
钢铁、
冶金、
水泥、
玻璃和
航空行业。”他说。
冯翊宸指出,对于汽车产业来说,油改气、油改电是
节能减排的主要方向。“目前在汽车行业,采用清洁能源的比例越来越大,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发展方向。”他说。
值得一提的是,“送审稿”的第十五条对新能源汽车配额管理单条列出,明确对重点汽车生产企业实行基于新能源汽车生产责任的排放配额管理,具体规则由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另行制定和颁布。据了解,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专家黄永和参与了该规则的制定,但记者与其联系时被告知,目前并不方便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