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债券为何受追捧?
不仅具有经济效益,更有助于规范业务流程
高涨的热情,反映了
市场对于绿色债券的旺盛需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绿色产业的年投资需求在两万亿元以上,而财政资源只能满足其中的10%~15%,融资缺口达1.7万亿元以上,绿色债券恰逢其时。
杨明坦言,短期来讲,发行绿色债券能够给企业带来宣传效应,从长期来看,更关注融资成本的降低。“这个成本可能体现为利率、还款期限,也可能体现为其他优惠
政策。”
2015年10月22日,中国农业银行等值10亿美元绿色债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资金投放项目覆盖清洁能源、生物发电、城镇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
“绿色债券在发展初期肯定需要政府推动,但从长期来看是有经济效益的。”中国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货币市场处处长李刚举例说,绿色信贷的不良率要远远低于一般贷款的不良率,这本身就是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要从广义的、全口径的角度衡量绿色债券和绿色金融给发行人和投资人带来的经济效益。”
作为国内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融资规模达到4100亿元,占全行融资规模的13%~15%。
“绿色金融是我们重要的发展战略方向,所以发行绿色金融债、募集资金用于绿色金融领域业务投放,是我们的刚性需求。”兴业银行环境金融部市场开发处处长陈亚芹说,除了融资成本低等看得见的现实利益外,还有不少额外收益。
在发行绿色债券的过程中,
第三方评估
认证是一个重要环节。陈亚芹认为,这本身有助于银行业务流程的优化和规范,包括对绿色项目进行筛选和评估,对后期检测管理的流程进行梳理,建立相应的信息披露机制,对资金投放项目的环境效益建立专门的台账管理体制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能够参与和引导监管机构对绿色金融特别是绿色债券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更直接地把金融机构的需求反馈给监管机构。”陈亚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