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看懂中国经济增速、通胀、汇率、楼市、股市关系

2016-5-2 22:37 来源: 思想潮 |作者: 邱晓华

今天中国经济为何面临困境?


今天,中国经济突然之间由快到慢,经济始终面临下行的压力,企业深感各种的困扰。大家就会问了,为什么一下子中国经济出现了少有的困境?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眼下的中国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不说是最艰苦的阶段,至少是一个很艰巨的阶段。艰巨表现在哪里?就是表现在经济不再那么景气,微观层面的困难比过去急剧增多。

大家问"为什么?"我想,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内外两个环境经历了上一程快速发展之后也发生了新的快速变化。

首先,就是因为内部的环境已经开始改变。

第一,市场变了。中国已经不再短缺,中国已经从短缺的市场变成了相对过剩的市场。因此,眼下东西卖不出去成为困扰中国经济、困扰我们企业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如何开拓市场成为最大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市场的东西卖不出去,我想两方面的因素可以帮助大家来认识这个问题:

1、从供给面来看,我们的发展阶段从低收入到了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变了,但是我们的生产体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我们生产的产品大多数还停留在低端,它满足不了发展阶段改变之后的市场需求,所以才有了大家看到的,中国人到日本去抢购马桶盖、电饭煲之类的东西,到欧美去抢购各种高端的东西,到韩国去抢购各种化妆品等等。这是我们的生产跟不上发展的变化,我们的产业还大多数停留在低端领域,因此造成了生产与销售之间的不适应吗。

这是生产结构的不合理造成的,这是供给层面的问题,也是为什么突然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变得这么热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生产体系出现了问题,即使再刺激需求,这一块也不可能会恢复到昨日短缺时代的"萝卜快了不洗泥",什么东西都可以卖出去、都可以卖一个好价格,这样的年代已经结束了。要满足消费者新需求的东西才能卖出去,而这一块的供给能力是严重不足的。也就是落后的供给是过剩的,已不适应市场的新变化了。

这是供给面的问题,这也是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的第一个障碍。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第一个问题就是生产体系要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不断地提升,如果不提升的话,到一定的地方就会停下来,你就走不动了,爬不上去了,这样就会滑到陷阱里面去了。

2、从需求面来看,中国经济的市场问题当然有诸多的原因,第一是体制,体制的原因也是造成目前市场问题突出的一个原因。体制的原因表现在哪里?首先是中国城乡的体制很不合理。表现在工业化快速发展,城市化严重滞后,以及随之而来的城乡差距的明显扩大。这两个体制性的问题,城市化跟不上工业化,农民跟不上现代市民的进步,那种体制方面造成的原因,出现了农民买不起工业品这样一个现实的问题。大家知道,中国的工业化已经走完了2/3的路程,中国的城市化才刚刚走过一半的路程,到去年达到55%的城市化水平。而这55%又是一个需要打折的,因为还有数亿人不能真正在城里平等地享有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社保等公共服务、公共权利。

如果说只是城市化跟不上工业化这个差距,问题可能也不是很大。因为如果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大,市民农民大家都一样,问题也不大。问题恰恰是中国城乡差距特别明显,表面上看城乡差距1:3,农民的收入、农民的消费和城里比较只相当于他们的1/3。但是如果再进一步分析,城里人还可以从两方面享受更多的隐性福利,从政府、从单位享受的住房、医疗、教育、交通各种隐性福利,如果把这一块加进去,中国的城乡差距其实是1:5。这么一个悬殊的差距,当然就进一步地放大了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的矛盾,农民的收入没有达到跟工业化相适应的水平,以至买不起快速生产的工业品,形成了城乡市场的阻隔。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