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在中国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比预测
近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呈加速趋势,对可再生能源未来占比的预测数值不断走高。
2014年11月,国务院发布《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下称《计划》),提出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占比要达到15%的目标,将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从2050年提前至2020年。为此需要:
1)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
2)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5%;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亿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亿千瓦,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5亿千瓦左右;地热能利用规模达到5000万吨标准煤;风电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
截至2014年底,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绝大部分为光伏发电)和水电装机容量分别为9580万千瓦、2650万千瓦和3亿千瓦,分别比2013年增长了25.6%、67.0%、7.9%。为达到《计划》目标,2015-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和水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率需分别达到15.9%、30.4%、3.1%。
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组织开展了“中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暨路径研究”,探讨了在中国既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下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研究认为,中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道路兼顾了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需求,可显著提升宏观经济发展质量。到2050年,全国可能形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占比可达60%以上;能源系统的核心将是
电力系统,电力成为生产生活的主要用能方式,功能单一的电力输送网络将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转型;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的60%以上,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可达85%以上。
在
交通领域,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可达到200万辆,保有量达到500万辆,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将在2035年前超过内燃机燃油汽车销售量,成为主流动力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