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
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奋力走出全面振兴新路子的思想,为伊春走好绿色化转型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5月习总书记又到伊春进行考察调研,对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提出意见,并对伊春成为重点国有林区转型发展排头兵寄予厚望。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后,不仅需要提供更强的生态保障能力,也需要实现自身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已成为人类共识,碳经济符合重点国有林区的发展内涵,契合了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路,适宜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特别是国际社会刮起的强劲“碳风”,为“碳”策略的实施创造了良好氛围。
伊春重点国有林区具有发展碳经济的独特优势
伊春重点国有林区是
政策受益高地。在2010年国务院出台的《生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伊春重点国有林区被整体划入大小兴安岭生态主体功能区,属限制开发区域,这使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有机统一体。而低碳经济符合重点国有林区发展内涵的要求,特别是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更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重点国有林区需要转变发展方式,特别是一些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更需要新的产业来支撑转型发展,这也给碳经济带来了发展机遇。作为国家系列政策的受益者和自主发展碳经济的推动者,政策的延续性和叠加效应成就了伊春重点国有林区发展碳经济的政策优势。
具备
碳汇等资源的储量优势。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的贮碳量约占陆地总量的一半。伊春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丰富,经过天保工程十多年的抚育养护,低质低价林得到有效改造,森林已初步实现良性增长循环,森林蓄积量得到稳步提高、固碳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伊春森林蓄积量达2.76亿立方米,森林储碳总量为14937万吨,年生态服务总价值为1433亿元。据权威部门计算伊春森林资源年均净增长800~1000万立方米,每年碳汇储量的增加值将达到1456~1820万吨。此外,伊春重点国有林区还具有丰富的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为碳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依托。
具有承载碳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伊春重点国有林区主要从“一减一增”两个方面促进碳经济发展,目前低碳产业已初具规模,初步实现区域经济低碳发展。一是以低碳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降低
碳排放。在近些年发展中,伊春重点国有林区加快
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促进落后产能淘汰,并通过技术创新推动
钢铁、
冶金等传统产业升级和转型。“十二五”期间伊春市万元GDP综合能耗年均下降3.21个百分点。二是发展清洁能源等低碳产业,增加碳经济未来发展承载力。重点国有林区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将清洁能源产业、生态旅游产业和科技创新产业等低碳产业逐步纳入产业体系,使碳经济产业布局多元化。十年来伊春重点国有林区的清洁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呈快速发展态势。2014年增加值是发展之初的11.46倍,年均增速达31.12%;2015年受宏观环境影响出现下滑。清洁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伊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