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林区转型发展的“碳”策略

2016-7-14 01:50 来源: 银行家 |作者: 杨志刚 李宏峰等

碳机遇是伊春重点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风口”


  碳经济不仅能优化重点国有林区经济产业结构,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有利于拓展未来发展空间,从而实现科学、可持续的发展。伴随着碳经济的发展,金融业必然大力发展碳金融,这不仅能够缓解制约国有林区发展的融资难题,更能抢占金融发展制高点,提升金融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低碳发展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近阶段这种趋已演变成重大机遇,伊春重点国有林区应当站在“风口”下借力飞天,实现转型和发展。这股“碳风”来自两个方面:

  我国及国际社会不断加大减排力度,碳经济炙手可热。多年来我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在减排和提供资金支持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十二五”期间我国单位GDP能耗累计节能降耗19.71%,超额完成16%的目标。2011~2014年中国政府累计安排2.7亿元人民币用于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自2015开始在原有基础上把每年的资金支持翻一番,并宣布出资200亿元人民币建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2014年APEC期间中美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双方携手积极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在随后召开的G20峰会上,领导人同意敦促各国尽快就2020年之后的减排计划做出承诺,美、英、日已承诺向绿色气候基金共计捐资55亿元,以向贫穷国家提供援助。中国政府更承诺在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使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带动了全球186个国家提出自己的自主贡献。2015年巴黎大会形成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气候协议——《巴黎协定》,确立了以“自下而上”国家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减排模式。这进一步增加了碳指标的稀缺性,为碳经济碳金融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铺平了道路。

  新形势迫切要求伊春重点国有林区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方面做出转变。“新常态”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意味着中高速增长将保持较长时间,高投资拉动的不可持续,经济金融和地方财政房地产化、产业锁定倾向亟待纠正,资源环境约束更强;而发展的问题只能在发展中解决。重点国有林区发展初期基本是以木为主的产业结构,经过数十年的开发大多出现了经济危困、资源危机。为了发展则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发展矿业冶金化工等产业,并成长为支柱产业。除伊春外,大兴安岭、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也都属于这种情况。伊春重点国有林区经济发展滞后,近年来还存在严重的人口和人才流失,消费能力不足、经济社会活力日趋弱化等问题,转型发展迫在眉睫。通过碳交易、盘活林业资产等方式为相关产业带来稳定的现金流是激发国有林区“内生动力”、实现自身发展的关键;碳经济是其优化现有产业结构、改变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因而,“碳”成为伊春重点国有林区转型和发展的突破口。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