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碳现货市场该如何调整以满足期货交易的需要

2014-6-19 09:55 来源: 中国碳交易网

       对于碳交易体系的设计者和参与者们,期货是永恒不变的最终理想,甚至有人提出了期货成则碳市场成的论调。并且随着“国九条”的颁布,市场再次坚定的认为碳期货是要很快推出了。那期货到底有什么魔力让人趋之若鹜?本文就通过分析期货对碳排放权交易的意义及现货市场目前的不足,来讨论中国的碳现货市场该如何调整以满足期货交易的需要。
 
       一、 现货市场的功能缺失
       
       碳排放权交易的原始动力是控排企业年度清缴前的配额短缺或盈余,在有储存机制时配额过剩的企业可以继续保留配额以供后续年份的使用。当一个市场流动性充裕时,企业可以将剩余配额变现,缓解短期资金压力,并在履约前买回配额。但目前已开始的试点都还没有证明在长周期内的充足流动性,在无人为干预的市场中,企业的担心往往是今天卖出的配额明天能否买回来,或者买回的成本会不会过高?机构或者个人投资者是提高流动性的有效工具,但如果没有企业来“接盘”,最终的风险将全部转移给投资者。
       
        同时,生产型企业往往是风险厌恶型的,在无法回避未来的风险时,企业的选择往往是保守的不参与交易。对于有一级市场的试点来说,如果政府有偿发放配额的预期(如时间和发放量)很明朗,可以预见的是企业一定会选择在一级市场中购买短缺的配额。因此,现货市场即使足够大(配额量非常大)也难以解决无刚需的政策产品在交易中的根本问题---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
        
       那么我国碳交易体系从一开始发展现货市场就是错的吗?也不一定。发展现货市场的过程是完善交易机制、培育市场参与者、挖掘真实供给和需求的过程。但市场设计者应该考虑到现货市场的天生不足,并应有计划的引导市场进行升级,直到一个完整的期现货联动市场的产生。
 
        二、 弥补建设期货市场的缺口
       
        对于未来的碳期货市场而言,还有许多的准备工作要做,此处重点讨论两个关键问题。首先,碳排放权期现货定价基础是配额的稀缺性和惩罚水平,一个确定价格下限,一个确定价格上限,当然,企业的边际减排成本会在交易中逐渐显示出来。而期货的价格往往是由信息来决定的。无论是对于控排企业还是投机的交易参与人,当市场不够透明,很难对市场价格走势进行快速分析,会丧失对冲风险的时机。因此,未来的期货市场一定是要让所有参与者都能够有机会获取能够做基本判断的数据。虽然投资市场本身就是因为信息获得的不对称而产生了盈亏,但发展一个健康的期货市场一定要有基本的数据渠道。
        
       其次,目前试点地区的市场架构都较为简单,参与主体除了控排企业就是投机者,而交易所直接允许所有参与者进入交易所交易。表面上看这种方式会在短期内提高交易效率,但事实上,没有了中间机构的参与,交易所即使能力再强,市场培育工作往往会变得更加费时费力。欧盟和加州的市场经验都证明了中间商(broker)才是市场活跃的动力,也是连接交易所和控排企业的最强大纽带。但目前各地的交易机制还不能够满足中间商的业务需求和风险控制功能,甚至基本的收益锁定都很难解决。中国期货交易,应该建立在一个完善的现货市场架构之上,让真正的交易主体发挥作用,因为除了大型控排集团,中小型企业很难参与到期货市场直接进行风险对冲,而中间商的参与可以解决这一关键问题。
 
       三、 发展碳期货市场的建议
       
       综上所述,期货市场的建设应该在以下三个前提满足的情况下开始:一、国家减排政策、碳交易体系、相关规则、法律保障非常明确,政府的市场管理模式已经可以给期货市场有足够好的预期;二、现货市场架构已经成熟,交易所、交易主体和交易模式三者之间的关系已经进行了良好的梳理,且培育了能力非常强的一批中间机构作为交易顺畅的保障;三、期货或者类期货工具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理想的情况是类期货产品已经在现货市场中使用或测试了一段时间,产品的功能和模式已经得到了市场参与者的基本认可,风险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控制不确定性因素。   
        
       中国的碳期货市场该如何发展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本文只想抛砖引玉,希望更多人加入到头脑风暴中,为祖国的碳期货市场建设献计献策。路漫漫其修远兮,碳市场建设者将上下而求索!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