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业低碳发展政策以及碳市场建设
日本是世界上单位面积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日本46%的人口、47%的工业产值、77%的商业销售额均集中在沿海地带,因此日本经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日本较早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启动低碳发展战略,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当前日本工业低碳发展正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现有工业低碳发展政策
日本现有低碳发展政策主要包括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立法、低碳发展战略、
碳排放市场、低碳财政和税收能、绿色消费和信息公开等六个方面:
(1)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立法
1998年10月,日本通过《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推进法》,该法是世界上首部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反映了日本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此后,日本以《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推进法》为中心,先后修订了《能源利用合理化法》对工厂、建筑、
交通等领域的
节能和能效工作进行强化。制定《氟利昂回收破坏法》把氟氯烷烃(CFC)、氢氟碳化物(HFCs)、氢氯氟烃(HCFC)等温室气体纳入法定义务控排范围。在2002年,日本制定《
电力利用新能源特别措施法》促进新能源发电,1997年、1999年、2001年、2002年和2009年先后四次制修订《促进新能源利用特别措施法》促进企业利用新能源。
(2)低碳发展战略
围绕低碳发展,日本相继提出一系列政策,逐步形成完整体系的低碳发展战略。2004年日本环境省设立相关研究,针对低碳发展战略展开重大研究。2006年经济产业省出台《新能源国家战略》,提出到2030年能源效率至少提高30%。2007年日本发布《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2008年3月,经济产业省制定发布《能源技术创新计划》制定到2050年能源技术创新发展路线图,6月当时首相福田康夫发表演讲《向低碳社会努力》(此即后来的‘福田蓝图’),标志着日本低碳战略的形成。7月,日本内阁出台《实现低碳社会的行动计划》,对日本低碳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到2050年日本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60%-80%)和任务措施进行了阐述,标志着日本低碳发展战略的全面展开。
(3)碳排放市场的建立
初期,随着《京都议定书》达成和确定
减排承诺,日本在1997年中期推出《环境自愿行动计划》,该计划主要针对工业和能源部门排放的二氧化碳,由相关企业做出长期自愿承诺,并不受政府强制减排约束。到2008年,日本开始实施试行交易体系(J-VETS),该体系整合《环境自愿行动计划》形成了一个试行的自愿排放交易体系。2010年4月,东京都启动总量限制交易体系,成为日本第一家强制性
碳交易市场。东京都市场覆盖工业和商业部门年耗油量1500KL或以上的企业都纳入控排。其中,2010-2014年为第一阶段,要求减排6-8%,2015-2019年为第二阶段,要求减排15-17%。截止2014年1月,东京碳交易市场对1325个排放设施进行控排,控排企业排放占东京碳排放总量的20%。
(4)低碳财政和税收
为保证日本低碳发展战略的实施,
碳减排各项政策的财政预算投入在日本有重要位置。2000年日本政府投入6.22亿美元用于新能源技术研发,日本政府的“新阳光计划”每年投入570亿日元用于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日本资源厅
节能减排资金占预算40%以上。此外日本通过补助形式鼓励企业主动减排,如企业购买现金能源设备,可获得1/3的补助等。2009年,日本大力推行“绿色税制”,对购置低排放车时可享受车辆购置税的减税,并延长减税车辆的汽车税减免年限,延长低排放车燃料供给设备固定资产税的优惠措施。2007年1月,日本开始对使用化石能源的能源消费大户征收碳税,并对采取措施降低碳排放的高排放用户可以减税50%-60%。
(5)绿色消费
在消费领域,日本推行环保积分制度,利用和购买环保产品或服务可获得积分,这些积分可用于购买各种商品。此外根据空调、电冰箱、电视机、电子计算机等13种工业产品,日本实施节能标识制度,通过节能标识,消费者可以了解产品能源等级等情况。2000年,日本政府制定《绿色采购法》,规定国家机关和地方政府等单位有优先采购环境友好型产品的义务,国家机关要公布年度绿色采购的实际情况。
(6)信息公开
2008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在2008年实施碳抵消制度和碳会计制度,将企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核算,统计企业的碳排放量和减排量,并将这些信息进行公开。2009年8月,日本开始实施《日本
碳足迹标识制度》,标志着日本碳足迹制度的正式实施。9月,日本颁布《碳足迹计算结果及表示方法相关验证规则》对碳足迹的验证流程和工作方法进行了规范。
2.工业低碳发展新趋势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日本经济深受影响,尤其2011年的福岛地震核事故事件对日本低碳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福岛事故发生后,造成日本电力供给紧张,对化石燃料为基础的廉价电力的需求快速增长,日本出现为确保发电无视碳排放的局面,推动低碳发展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被弱化。2013年,日本提出“以2005年为基准,碳减排削减3.8%的新减排目标”,相比原来的低碳发展目标,这一目标反而增加了碳排放,反映了日本的低碳发展政策受阻。
2015年7月,巴黎大会召开之前,日本确定新的减排目标:“到2030年时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相比2013年削减26%”,这一目标在此显示了日本积极推动低碳发展的政策,也表明了日本低碳发展政策已经初步消除了2011年福岛事故的消极影响。日本2030年新碳排放目标,对未来节能工作给予很大期望,长期以来,日本的能源消费增增速和GDP增长增速一直保持在1.0的水平,新减排方案,体现了日本政府对未来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信心。这主要来自于近年来日本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进步,以及对未来经济增长形势的判断。
3.日本工业低碳发展政策借鉴
日本工业低碳发展政策体系为我国推进工业低碳发展提供了如下借鉴:一是低碳发展通过立法成为国家共识,这有利于从法律上保障工业低碳发展政策的顺利推进。而且日本相关立法是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形成的一个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二是日本工业低碳发展是多方面政策协同推进发展,包括低碳发展战略、财政预算制度、税收政策、消费政策、信息公开政策,甚至包括公共教育等多个方面的政策共同形成低碳发展的良好环境。三是日本工业低碳发展不仅强调企业减少碳排放,还通过绿色消费,通过绿色环保积分、能效标识、碳足迹、碳税、信息公开等多方面措施引导消费者消费低碳产品,这有利于日本的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形成低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