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前景与条件
从整个大宗商品
市场的情况看,随着
节能降耗、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去传统过剩行业去产能的进程不断深入,石油和
石化产品、煤炭、金属矿产品和制成品等传统大宗商品也会随着基础需求的调整而相应出现萎缩。相反,随着全球气候治理行动的推进,
碳配额以及排污权、水权等环境产权,以及天然气、
电力等清洁能源的大宗交易的发展步伐却势必加快。世界银行在其《2010年
碳市场现状和趋势》报告中估计,碳市场在2030年将有望超过石油,成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市场。而我国作为能源消费与
碳排放的大国,在面临巨大
减排压力的同时,也孕育了碳金融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使之成为大宗商品市场未来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
从2013年起,我国先后在七个省市开展了
碳交易试点。经过了三年多的试点,碳市场正在不断走向成熟,交易活跃度逐步提升、市场价格逐渐收敛,控排企业的交易行为也更趋理性。在2016年初,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通知,明确将于2017年启动全国统一的碳市场。根据目前发布的全国碳市场建设相关文件,全国碳市场启动之后会覆盖石化、
化工、
建材、
钢铁、
有色、
造纸、电力、民航等8大类32个子行业。根据初步估计,纳入碳市场的控排企业将近7千~1万家,涉及每年约40~45亿吨的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50%。按照这个规模,我国将超过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EU-ETS)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
目前七个试点市场每年发放碳配额总量约为12亿吨,合计产生了约2亿吨的交易规模。照此比例估算,全国市场40亿吨配额,就可能产生7亿吨的交易量。按目前试点市场每吨25~30元的均价计算,年交易额将达到175~200亿元。然而上述匡算是非常保守的,原因在于试点市场互相分割、单一市场规模小,且缺乏风险对冲工具,同时试点市场还面临着全国市场这样一个重大的改革,市场交易规则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对市场交易量都是非常大的限制。
以更为成熟的欧洲市场为参照,EU-ETS每年发放20亿吨配额,产生了120亿吨的成交量。照此比例匡算,我国碳市场成交量就有可能达到240亿吨,成交额会达到6000亿元。而欧洲碳市场上衍生品交易量占碳市场总交易量的90%以上,其中主要是碳期货。因此,我们也完全有理由预期在全国碳市场启动并逐步发展成熟后,碳远期、期货等碳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万亿级,非常可观。
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碳远期等碳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需要满足一些特定的条件,以确保碳金融市场本身的健康发展,以及控制碳现货价格风险,避免对实体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冲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一个健康、活跃,且具有一定规模的现货市场是碳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基石。由于衍生品交易成本低、资金杠杆高、成交活跃,现货市场的任何细微的缺陷都会在衍生品市场被放大,产生套利空间,侵蚀市场的根基。因此,要发展碳金融衍生品,首先需要夯实现货市场的基础,包括明确和统一碳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
MRV)机制,在不同交易市场之间设置统一的交易规则,确保不同地区、不同市场交易的现货产品之间具有严格的同质性。
其次,如前文所述,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尤其是参与碳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交易,不仅可以为碳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流动性,强化价格发现功能、平抑价格波动,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金融机构开发涉碳融资等创新性的金融衍生品,有助于碳金融体系的深化和多元化发展。因此,应减少对于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的限制。在现行的碳金融市场中存在诸多对于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的限制,比如银行业只参与碳交易的结算业务,不能参与碳现货或者其他碳金融衍生品交易。在现阶打破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的制度限制段对于碳金融的整体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需要特别关注碳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由于期货等衍生品对于现货价格具有引导作用,因此衍生品市场金融属性带来的风险由此便会传导到现货市场,进而对生产企业实际的减排行动造成影响。对此,一方面要通过市场自身的风险控制手段,如涨跌幅限制、持仓限制等,控制衍生品市场风险外,也需要借助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在市场出现极端情况时,及时对现货市场进行干预。这对于评委市场预期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会反过来增强衍生品市场的平稳性。(【兴业研究】绿色金融报告(20161019):碳金融衍生品的意义和发展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