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青山绿水的苏州最近成为了能源领域关注和奔赴的中心。在今天举行的“首届全国分布式电力与资本融合暨新一轮电力改革高峰论坛”分论坛上,小编拿到了北京电力交易中心高级工程师叶青的一手演讲稿,他的演讲题目是《携手前行 绿色电力》,在新能源宝地为绿色电力市场打了一个十分应景的广告。
大家好!
首先我要感谢大会主办方的盛情邀请,非常高兴参加此次高峰论坛。
我在电力行业工作了二十一年,从事电力交易、调度运行、营销管理、市场研究等工作,也钻过发电机、爬过变压器,做过机组调试、线路调试等工作,对电力行业有深厚的感情。今年春天以来,一些投资公司、咨询公司与我联系,探讨企业用户消纳绿色电力的相关
问题。因此,这段时间我对此投入了较多的关注。
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共同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交存仪式。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治理污染、保护生态,与世界各国人民一起,为人类生存环境而战。
雾霾侵袭,无人能够幸免,大家同呼吸共命运。
在雾霾面前,我们是命运共同体,每一个人都无法摆脱干系,每一个人都不能袖手旁观,必须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提高雾霾治理水平。否则,你我都将深受其害。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墨西哥等都曾深陷雾霾,洛杉矶50年摆脱了“美国的烟雾城”这一绰号,伦敦30年摘掉了“雾都之城”帽子。治理雾霾,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政府、企业、公众持续不懈地奋斗,经过科学的规划,实行有效的措施。我国现在也已打响了雾霾攻坚战。
随着我国能源环境问题日益加剧,东中部地区严重雾霾成为影响大众身心健康和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解决雾霾,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严格控制污染源。化石能源的长期大规模开发使用,导致世界各国面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三大挑战。因此,必须采取以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电等措施,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加快清洁发展刻不容缓。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2015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近5000 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1.70 亿千瓦,超过全球的四分之一,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4158 万千瓦,首次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2234 亿千瓦时,相当于北京和上海全年用电量之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是保证能源安全和能源可持续性供应的根本出路,是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的战略举措。
我国是一个可再生能源储量丰富的国家,但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国。因此,充分开发可再生能源用于发电,调整能源供应结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大多数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省份位于西部、北部地区,如内蒙、
新疆、
青海、
西藏、
甘肃等省。我国资源和负荷呈逆向分布,可再生能源集中发展地区市场空间小,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本地消纳能力有限,必须外送消纳才能实现快速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对电力工业传统观念、思维模式、系统运行和市场运营等方面,带来了全新挑战。
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能源生产领域加强可再生能源供给,扩大可再生能源供给比重,提高能源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促进能源供给机制创新,通过采用新模式、新机制,为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创造条件。满足电力用户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最大限度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大范围消纳。
绿色电力市场建设:世界共同的选择
在绿色电力市场探索与实践取得显著成效的代表国家有荷兰、美国和德国等。
从1995年起,荷兰政府就率先开展绿色电力市场研究与探索,是公认在绿色电力市场实践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详见能见推荐文章)。在《电力法》中规定实施绿色证书计划,形成相对完善的绿色证书市场交易机制和绿色标签颁发机制,明确用户购买最低限量绿色电力的义务。对核心技术给予优先财政支持,推动绿色电力的发展。新能源电价采用变动的价格补贴方式,将各种绿色电力按优先级进行补贴。
美国政府出台一系列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律
法规,建立了可再生能源配额制(详见能见原创文章)、绿色电力上网制度、设立公共效益基金,对绿色电力项目直接补贴、税款激励和备付低息或免息贷款等,要求政府机构使用绿色电力。
德国是世界上可再生能源发展最快的国家。通过可再生能源法保证绿色电力上网,通过多种
认证模式对可再生能源电力产品进行认证,激励投资商快速增加绿色电力投资,针对不同的地区资源制定不同的电价,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多样化发展。
随着我国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企业对自身形象的重视,可再生能源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相当多的用户愿意为绿色电力多支付一些费用,自愿选择购买可再生能源。实现绿色电力认购市场机制,能够通过用户选择,促使电力企业增加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投入。
绿色电力认购市场需要政府、企业与公众的共同推动。根据目前我国电力市场发展的实际状况,建议逐步从用户侧开展绿色电力认购市场试点,先开展部分大用户认购,再推广到一般居民认购,并建立相应的机构,保证用户多支付的费用被真正用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在绿色电力认购市场运营过程中,政府部门负责监督并加强宣传,扩大公众对绿色电力相关知识的了解,鼓励用户购买绿色电力,发动全社会参与绿色电力市场。可以考虑在可再生能源意识高的地区首先开展绿色电力认购市场试点工作,及时总结试点经验,逐步在全国推广。
树立绿色电力的品牌形象,提高绿色电力的信誉度。为适应用户绿色心理与绿色消费的需求,需要有关部门进行绿色认证,提供绿色认证标志。对电力企业而言,获得绿色电力标志表明销售的绿色电力为合格产品;对电力用户而言,绿色电力标志有助于了解绿色电力的信息,并且可以将绿色电力标志运用于宣传资料之中,表明对环境保护的承诺。公众也可以对自身获得的绿色电力标志加以展示。通过建立绿色电力认证机制,发放绿色认证标志,增进利益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凝聚绿色电力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合力。
当前社会公众及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愈发强烈,对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重要性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和企业都愿意为环境保护多做一些具体事情。因此,电力市场建设可以从潜在的绿色电力消费需求出发,促进绿色电力的发展,逐步形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多种电源并存的电力市场供应结构。
绿色电力市场切入:可从用户侧认购开始
我国主要城市中潜在的绿色电力消费需求非常庞大,需要进一步开展绿色电力市场的组织与策划,将潜在的绿色电力消费意愿转化为现实的市场份额。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居民等各种不同类别电力消费群体,广泛开展绿色电力市场服务,包括知识普及、信息发布、购买流程等。加大对绿色电力的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对绿色电力重要性的认识,发动全社会参与到绿色电力的发展之中。将政府推动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加强媒体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绿色电力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激发社会蕴藏的巨大潜能,开拓绿色电力的发展空间。
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聚集着较多的跨国企业和合资企业,尤其北京、上海国家机关多,大企业多,还有较多的外国使领馆及外资、合资企业,并且人们的收入水平较高,有一定的支付能力,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有较强的接受绿色电力的社会基础,是最有潜力开展绿色电力示范的城市。
以北京为例,拥有跨国公司、国有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政府机构、大专院校、绿色环保组织等,都是绿色电力的潜在用户。譬如世界财富500强在京机构、4星级以上饭店、面临绿色壁垒的企业、大型商场、超市、连锁店、环境保护意识强且收入较高的居民用户,都有可能认购一定数量的绿色电力。
在美国、欧洲,一个完全基于用户自愿选择而非政府强制的绿色电力市场已经形成。全社会普遍意识到绿色电力带来的好处,如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等。因而社会公众及企业大多愿意花费相对较高的价格购买绿色电力,以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因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大力宣传绿色电力的优越性及其积极意义,就能培育更为广泛的绿色电力消费群体,为绿色电力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对3000名能源消费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7%的受访者愿意购买绿色电力,超过40%的受访者愿意每月增加10至30元钱购买绿色电力,我国社会公众绿色电力消费的意愿甚至高于欧美国家。
国外绿色电力市场的开发经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绿色电力认购市场可以成为推动绿色电力发展的一个新切入点。在绿色电力领域,还有很多相关的价格机制和
政策可供我国借鉴。不同的价格机制和政策对我国的适用性不同,应结合我国可再生能源技术能力、产业发展、电力市场发展等实际情况,在不同阶段进行选择、融合与创新,构建新模式、新机制。
绿色电力市场实验:可借助VR技术
十七年前,作为华北电力市场实验室负责人,伴随着服务器轰轰隆隆的声响,我经常做电力市场相关实验,研究市场模式与机制,分析电力交易运营态势,从而形成了《东方的复兴:电力市场交易通论》书稿的构思。
扎克伯格在其办公室旁边就设置了虚拟现实实验室。10月6日,扎克伯格演示了虚拟现实场景下的远程社交、多人互动和视频通话。演讲中,扎克伯格不仅与两个同事穿梭于海底、火星、大会现场等不同的虚拟世界,还在虚拟现实与老婆秀恩爱、通视频、玩自拍,展现了沉浸式的“面对面”交谈、场景和空间随意切换、更自然的动作和交互、各种社交功能的无障碍使用等。
我们也可以综合运用各类现代科技,使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等新技术,开展绿色电力市场实验。打破空间限制,组织各地人员进行推演,促进参与者之间的沟通与反馈,群策群力,共同研讨。根据绿色电力市场实验需要,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全面、生动、逼真地展示绿色电力市场运营场景,形成丰富的沉浸式体验,创造良好的参与性与可控制性。变换绿色电力场景与空间,设定时间周期,测试相应规则、措施的适用性,观察市场的动态发展,为政府部门、市场运营机构及各类市场主体辅助决策提供服务。进行更为缜密细致的考证,设计更为完善明晰的方案,构造绿色电力市场的未来前景,坚定我们的信心,明确前行的方向。通过开展绿色电力市场实验,节约时间,降低成本,减少决策失误,确定绿色电力市场的新模式、新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在全国范围开发、配置和利用,推进能源供应总量的结构优化,实现清洁发展,治理雾霾污染,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苏州人杰地灵。苏州籍两院院士目前有111位,院士数量位列全国地级市之首。古时苏州一直以“状元之乡”闻名全国,出了45名文状元、5位武状元,数量遥居全国各城市之首。苏州很美,随处可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诗仙李白、诗王白居易及杜牧、刘禹锡、王安石等都在此留下了美妙诗篇。大家可以在苏州青山绿水之间行走,做一做头脑实验。当年,孙武在穹窿山顶俯瞰姑苏大地,如同巨大的沙盘,从而完成孙子兵法一个又一个的构想。售电公司的朋友们可以在闲暇之余,也找找灵感,酝酿绿色电力售电兵法十三篇。
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是能源发展面临的
难题,解决难度很大,任重而道远。国家主席习近平在G20峰会上提出“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合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确定自主贡献的目标,制定了严厉的环境保护政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
碳强度相对2015年降低18%,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达到20%左右。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我们不需要如此迷惘地寻求答案。答案就在我们心里,答案就在我们手上。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让我们共同携手,创造电力行业更为灿烂的明天!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作者简介 :
叶青,现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工作,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电力市场专业硕士。2008年至2010年,于中央财经大学进修经济学与金融学。
自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成立电力交易中心以来,于交易部门工作至今十年。在电网公司曾经从事电力调度、交易、营销等工作,逾二十年电力企业工作经历。
自2000年起,开始进行电力市场研究相关工作。以第一作者在国际学术会议及国内刊物发表十二篇专业论文,主持或参加三十多项电网公司科研项目。
2015年,所著《东方的复兴: 电力市场交易通论》出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电力行业的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