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趋势盘点G20国家气候行动计划落实情况

2016-11-7 01:56 来源: 世界资源研究所

一年前,各方纷纷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国家自主贡献,为达成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奠定了基础。这些国家自主贡献列出了各国减少国内排放及对实现《巴黎协定》目标作出的贡献水平。共有163个国家提交了计划。

目前,各国正在为本月即将举行的马拉喀什气候大会(COP22)以及巴黎协定第一次缔约方大会(CMA1)进行准备。此时,回顾各国在实施国家自主贡献方面取得的进展、盘点还需进行的工作,可谓正当其时。

Open Climate Network(OCN)回顾了G20国家过去一年实施减排目标的情况,并着手开展深入分析以识别几个重点国家的国家自主贡献的实施路径。有四个趋势值得关注:

第一,巴黎气候大会之后,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G20国家)都已采取行动推进气候变化减缓目标,这一进展令人鼓舞。例如,为实现2022年前将太阳能发电产能提高到1亿千瓦的目标,印度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年度产能同比增长目标;由于泥炭地和泥炭燃烧构成了印尼近年来最大的排放源,印尼已承诺恢复200万公顷泥炭地并禁止泥炭燃烧。

第二,各国可利用手头各种政策方案实现相对宏伟的气候变化减缓目标。世界资源研究所去年发布分析显示,通过现有政策方案,美国能够实现在2025年前温室气体减排26%-28%的目标。墨西哥城进行了相似研究,提出数项政策,帮助墨西哥实现2030年前温室气体排放比基线情景水平减少22%,且在特定环境下减排36%的目标。

第三,在很多情况下,各国有可能超额完成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例如,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而许多专家认为中国将提前达峰。我们的分析显示,除达到或超额完成二氧化碳达峰目标外,中国通过扩大限制煤层甲烷排放等现有措施,到2030年将使非二氧化碳气体减排近30%。

这是一件好事,因为首轮国家自主贡献下的气候变化减缓目标的雄心水平并不足以达到《巴黎协定》目标。各国必须着眼长远,在本世纪中叶完成经济去碳化,才能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否则,各国就会面临被高排放技术或发展战略锁定的风险。

最后,必须大幅改善治理和机制安排,推动各国实现目标。雄心勃勃的行动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经济领域共同协作。将气候变化视为环保部门单独解决的问题,而能源、交通等其他部门继续照常运行的这种各自为阵的方式行不通了。多边和地区伙伴关系也可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作者:Taryn Fransen,Open Climate Network项目主管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