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发展中所有国家不可避免的严峻
问题,气候变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已让全球很多地区的人民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和灾难,而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则是二氧化碳的无序无限量的排放。目前,我国的二氧化
碳排放量已跃居世界首位,而
电力行业的排放量接近全国排放总量的50%,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电力企业的参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将无从谈起。
今年4月,中国政府正式签署了《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向全世界做出了自愿
减排承诺,并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
市场。国家发改委57号文要求各省、区完成重点排放企业历史碳排放量的核查工作,为
碳配额分配和
碳市场启动做好准备,
碳交易市场的基础
政策《全国碳
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已被国务院法制办列为优先立法计划,并于2017年第三季度正式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
届时,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参与企业将涵盖
石化、
化工、
建材、
钢铁、
有色、
造纸、电力、
航空等多个行业,目前预计首批纳入企业数量在7000-8000家,碳市场的需求侧将真正建立,从世界范围来看,电力行业是碳排放和
碳减排的重要领域,也是碳交易市场的主体之一,因此,我国电力企业有必要在全国碳市场建立之前进行提前谋划,为将来参与全国碳市场做好准备。
电力企业纳入碳市场的必然性
首先,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电力企业必须实现低碳化。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电力生产国和消费国,燃煤的火电机组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70%以上,而中国的能源结构是“富煤、少气、缺油”,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电在我国将长期占有主导地位。电力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部门,而我国单位发电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要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全球水平,因而电力行业实现低碳化发展是中国经济向低碳化转型的关键。
碳市场的建立将会直接刺激电力产业新技术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速产业升级,提高电力产业整体竞争力,其所推动的火力发电清洁化和高效化,以及提高水电、风电等清洁发电装机比例,都会促进电力输送环节与清洁能源高速发展相适应,最终实现整个电力行业企业向低碳化发展方式转变。电力行业的低碳化是中国经济转变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环节。
碳市场建立对电力企业的影响
在碳市场中,政府将碳排放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纳入到碳排放配额管理中,并在一定的规则下向其分配年度碳排放配额,控排单位可通过市场购入或售出其相对实际排放不足或多余的配额,履行碳排放控制责任。
中国于2011年底开始启动“两省五市”七个碳交易试点,目前,七个试点省市碳市场均将电力企业作为重点控排对象纳入其市场体系中,试点地区的电力企业积极参与了碳排放权交易,2017年全国碳市场建立和运行,电力企业也将作为重点行业纳入。电力企业受到的影响也将逐步显现。
1、引起电力企业短期内发电成本上升
首先,加入全国碳市场后的短期内可能使电力企业的发电成本呈现上升趋势。由于电力需求的增加必然会导致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而电力企业为了履行政府下达的碳排放配额指标,同时保证电力供应,需要通过采取清洁能源发电技术、碳捕集技术或者通过碳交易实现减排目标,这无疑都会增加发电企业的运行成本。发电企业特别是火电企业目前已经处在高负债和亏损的困境中,成本的增加无疑将加重其生产负担,而随着碳配额价格的波动,配额分配趋紧以及有偿配额的比例增大,电力企业的经营压力将逐步增大。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碳排放成本将逐渐成为其生产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对电力企业碳排放管理思路提出新挑战
由于加入碳市场后,电力企业将会每年接受政府指定的
第三方机构对其进行的碳排放数据的审核,因此“摸清家底、心中有数”是电力企业参与碳市场年度履约的一项核心准备工作。
电力企业的应对措施
虽然短期来看碳市场的建立对于电力企业挑战不少,困难较多,但是从长远来讲,碳市场的建立有利于促进电力企业朝着低碳方向发展。而且企业通过建立并完善碳排放管理体系,完全可以实现碳资产的增值与收益。总体来看,碳市场的建立对于电力企业的机遇大于挑战。现阶段电力企业要为参与全国碳市场应做好几个方面的准备。
1、实施电力企业碳排放管理战略
在碳市场中,碳排放管理在直接层面上关乎火电企业的日常经营成本收益、同时关乎新能源企业碳减排收益、关乎电力企业整体的碳资产平衡、碳履约成本和
碳管理效益,在更深层面上关乎电力体制改革下的电力营销、可再生能源配额制、
节能技改、发展理念、发展战略等。因此,建议制定企业碳排放管理专项规划,以之为切入点,融入电力企业整体发展战略。
2、加强对碳排放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和运用
碳市场配额分配的基础性数据来自于电力企业的排放数据,因此,深入挖掘这些数据,全面分析、深刻总结、发现规律,全面揭示数据背后的问题,可以为电力企业碳排放管理顶层设计提供直接依据;结合排放数据,根据配额分配方法,测算企业在未来碳市场启动后的配额缺口情况,提早预判形势、采取对策,为企业优化发电结构、节能技改乃至发展战略提出建议。最大程度保障电力企业在碳市场建立后的履约工作,实现电力企业配额和
ccer交易效益最大化。同时,研究推动
碳资产管理和
碳金融创新,充分利用碳资产和碳交易的内在金融化属性,积极探索碳债券、碳质押、碳借贷、碳托管、碳期货等碳金融形式,占领碳市场交易产业链的高端环节,为电力企业碳资产管理创造更高附加值。
结论
总的来讲,在全国碳市场建立之前,电力企业应充分借鉴国家碳试点区域碳市场的实践经验,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好碳市场这个无形的手,引领电力企业朝着低碳化的方向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