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规模探究——千亿级市场
1.全国百亿碳排放总量带来市场规模巨大增量
我国目前碳排放总量超过100亿吨/年,以纳入
碳交易市场比重30-40%测算,未来中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规模将在30亿吨以上,与欧盟总排放量水平相当。基于中国碳
论坛及ICF国际咨询公司共同发布的《2015中国碳价调查》的研究结果,2017年全国碳排交易体系内碳价预计将稳定上升至40元/吨,全国碳
排放权配额交易市场市值总规模将达到1200亿。以当前7试点碳排放权配额交易活跃度中间水平1%保守估算,未来中国年碳排放配额现货交易额潜力在12亿以上,若考虑期货等
衍生品交易开启并达到ETETS水平(400%),未来全国碳交易市场交易额规模可达5000亿,随着活跃程度的提升及碳价的稳定,该潜力将愈发显著。
高交易活跃度将直接拉动交易所业务量的增长,参与控股交易所的企业将获得收益增厚。
有关消息表明,即将出台的《温室气体
减排项目备案暂行办法》将锁紧CCER抵消碳排放的限制,2015年以前的项目将可能无法用于抵消。以未来10%的抵消配额的上限测算,目前CCER项目2年减排量的缺口在2.7亿吨左右,参与开发CCER的新能源企业及碳资产开发管理企业将获利。
以15元/吨的CCER价格估算,CCER仍具有20亿元以上的开发空档。风电、光伏及生物质单位发电毛利润将增厚4.8%、2.5%和6.4%,生物质最为显著。
底层碳排放数据收集工作是
碳市场顺利建立的基础。企业履约需通过自身
碳盘查及
第三方机构碳核查进行排放量审核。企业自身进行碳盘查的工作费用在12至18万元/次;据
北京财政局公布的碳核查招标公告单次碳核查费用在3万元左右/次。全国碳市场初期拟纳入1万家企业,预计业务规模将达到20亿元。
免责声明:本研究报告由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制作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