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开展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在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
深圳七个省市开展碳
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这七个省市
碳市场试点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间陆续开市,截至2016年12月31日,已累计完成了8670万吨的配额交易量,达成交易额逾20亿元。
2015年9月,习近平在《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正式宣布,将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2016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参与全国碳市场的八个行业。2017年,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正式启动在即,第一阶段将涵盖
石化、
化工、
建材、
钢铁、
有色、
造纸、
电力、
航空等八大行业的重点排放企业,即耗能达到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初步核算,全国将有七千多家企业符合要求,碳排放总量大约占到全国的一半。
目前全球最大的碳市场为欧盟
碳交易市场(EU-ETS),2015年-2016年全球约80%的碳交易都发生在欧盟碳交易市场。中国全国碳市场启动后,覆盖的碳排放总量规模将会超过欧盟碳交易市场,全球的碳市场的格局将会发生改变。
“两省五市”碳交易试点运行效果如何?下一步全国范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会产生什么影响?本报告将对我国目前试点碳市场的建设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对2017年全国碳市场的发展进行预测与展望。
特别声明: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出版若干系列研究报告。如果需要转载,须事先征得本中心同意并且注明“转载自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系列研究报告”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