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以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正式启动
碳交易市场,确保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低碳发展目标任务,推动我国二氧化
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
那什么是碳交易呢?
碳交易最早见于1997年通过并于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以及其他后续生效的附件,主要是为了抑制6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6种气体)的排放,其中以二氧化碳的份额最大。根据协议,各国需要将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一定的额度内,超过配额会遭致不利处境,但是可以和低于配额的国家进行碳交易。
举个例子,假如2016年中国和德国的碳排放量配额都是100个单位,由于中国工业比较落后,环保水平有限,当年实际的碳排放量达到了140个单位,远超配额,但是德国由于技术先进且以服务业为主,实际的碳排放量只有50个单位。这样,中国就可以从公开市场(全球有6个碳交易市场,其中有一个位于中国的天津市)向德国购买40个单位的碳
排放权以符合条约的标准,而德国在卖出40个单位的碳排放权后,碳排放量只有90个单位,仍然符合协议的配额,这样就使得双方都符合协议的要求,而环保执行效果好的国家因此获得了额外的收益。
当前碳交易在国际上已经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比如欧盟国家针对中国的
航空公司征收碳交易税。但在国内,碳交易则基本处于空白,那国务院此番在国内开放碳交易对国内的分布式光伏市场有什么影响呢?
我们以某单位的一个5MW分布式光伏项目为例,假设当年该公司得到的碳排放2个单位,但由于安装了分布式光伏电站,其能源由电站提供,极大的降低了碳排放,到年终的时候,公司实际的碳排放量只有1.8个单位,那么这0.2个单位的差额就可以拿到公开市场进行售卖,由那些碳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进行购买,这样公司就获得了一笔额外的收入,即0.2个碳排放量的市场交易价,变相降低了自身的光伏电站安装成本。
基于此,那些高能耗的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就会设法降低自身的碳排放量,而安装分布式光伏将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主要原因有三:其一,安装分布式光伏是一个长期的投资行为,其在25年的生命周期内能够给公司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其二,在当前环保压力倍增的条件下,
节能减排是必然的趋势,如果不能取得技术性突破,安装分布式光伏电站可以作为减排的一个备选措施,使自身符合环保要求;其三,如果公司执行力度交大,可能会产生富余的碳排放权进行市场交易,这部分收益可以补贴安装光伏电站的安装成本。
最近一段时间,光伏电站领域利好不断,先是中央规划中,资源大量向分布式光伏倾斜,然后是2017年分布式光伏维持0.42元的补贴
政策,最近出台了碳排放交易的指导文件。如果说2016年是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元年,那么2017年,在环境持续利好的情况下,分布式光伏也许会迎来爆发式增长,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