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1月,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分别发行境内首批绿色金融债券且全部实现超额认购后,各金融机构和企业纷纷参与。我国绿色债券
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发行规模达2000亿元,占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近40%,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发行市场。2016年也被称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元年。
不过,截至目前,中国庞大的绿色债券规模并未获得国际上的认可。在近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金融分会主办的“绿色债券融资专题讲座(第1期)”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金融分会秘书长杨秋生表示,与国际上蓬勃发展的绿色债券市场相比,目前我国还尚未发行获得国际
认证的绿色债券。
各家机构作用不同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对“绿色债券”定义已有统一共识。全球范围内,已被广泛接受的标准是市场上接受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绿色债券原则(GBP),以及由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开发的气候债券标准(CBS)。
“在中国境内,债券市场发行绿色债券需要获得相应监管部门的批准,且不同监管机构的绿色债券指引侧重点是不同的。”杨秋生表示,目前活跃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的绿色债券大致分为绿色金融债、绿色企业债、绿色公司债、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绿色结构融资类工具等多种形式。根据债券监管部门划分,国家发改委财金司主管绿色企业债券、中国证监会及深沪证券交易所主管绿色公司债券,中国人民银行及交易商协会主管绿色金融债及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等。
“中国人民银行侧重于界定绿色项目类别,在项目划分、条件界定、募集资金管理、信息披露、
第三方认证等具体方面要求更加细致,适用于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国家发改委侧重于明确
政策支持绿色项目的重点领域,给出方向性的指引,在激励优惠方面提出多项具体措施。”杨秋生介绍,对比看,国际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主要基于自发性的原则,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主要由监管部门进行指导。
还没有相对统一的技术流程和标准框架
“目前,交易所一般要求提供第三方认证文件,而国家发改委暂时没有要求,可以在申报前就相关项目征求专业司意见。”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融资部业务总监李传玉向记者表示,第三方认证的价值在于能大大提升绿色债券的公信力。但
问题是不同认证评估机构尚未形成相对统一的技术流程和标准框架,导致评估认证结论不具可比性,对投资者引导作用有限。
“2016年,国内发行53期贴标绿色债券,绝大部分债券进行了第三方评估认证,占比达到86.79%,相比之下,国际上的占比仅60%。原因可能与我国监管机构自上而下推动有关。”联合赤道环境评价有限公司绿色金融部总经理刘景允补充道,剩余的13.21%未进行绿色认证的主要是发改委监管下的绿色企业债,由发改委下设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司在申报阶段认定。
“随着发行规模的持续攀升,第三方评估认证逐步成为绿色债券发行不可或缺的步骤。”刘景允表示,目前由于第三方认证机构背景特点不一,在开展绿色债券评估认证的过程中评估认证的内容各有侧重,而监管机构对于评估认证质量也没有统一标准,很难保障评估认证的质量。他建议,应制定权威统一的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质量要求,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的监管,制定一套完善和细化的评估认证标准,指导并规范第三方机构的评估认证工作,同时加强评估认证机构间沟通,尽快成立相关自律组织。
国企仍为发行主力
据了解,2016年中国绿色债券共计发行53期,发行量是2052.31亿元。其中商业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19期,发行额约1480亿元,占72.11%,绿色企业债和绿色公司债发行27期,发行量405.3亿元,占绿色债券总规模20.42%。
“从去年的整体情况可以看出,银行间债券市场是绿色债券的主要发行场所,涉及债券包括金融债、企业债、中期票据、PPN、国际机构债和资产支持证券,合计发行债券期数和规模分别为36期和1829.40亿元。”刘景允表示,目前绿色金融债规模占比近八成,各券种的发展还不平衡。而从发行主体来看,虽然日益多元,国企仍为发行主力。
李传玉非常看好交易所的绿色债券市场未来前景。“在交易所市场发行的债券主要为公司债和资产支持证券,在绿色通道等政策支持背景下,发展也非常快,去年的发行量为182.40亿元,仅次于绿色金融债。”他认为,考虑到交易所市场绿色债券发行便利性较高,绿色实体企业可能更加青睐采用这种方式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