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自2011年启动以来,多项工作加速发展。自2014年以来,多地碳排放交易
市场成交量价齐升,全国碳排放市场开始步入活跃期,推动
碳交易加速驶入快车道。碳交易市场可以简单地分为配额交易市场和自愿交易市场。配额交易市场为那些有温室气体排放上限的国家或企业提供碳交易平台以满足
减排目标;自愿交易市场则是从其他目标出发(如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建设、社会效益等)自愿进行碳交易以实现其目标。
截至2014年底,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
深圳和湖北7个碳排放交易试点均发布了地方碳交易管理办法,共纳入控排企业和单位1900多家,分配碳排放配额约12亿吨。试点地区加大对履约的监督和执法力度,2014年和2015年履约率分别达到96%和98%以上。 截止至2015年12月21日,我国碳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为44057188吨,累计成交额达到1261191155.35元,预计2015年我国碳交易累计成交量达到4450万吨,累计成交额达到12.62亿元。截止到2014年我国
CDM注册项目数量是5058个,预计2015年我国CDM注册项目数量达到5300个。
中国的工业基础在所有发展中国家中最为突出,可进行CDM交易的
碳减排项目也最多,这意味着在可预见的将来,只要中国保持非义务减排国的地位,中国的CDM事业将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可以为中国的
碳市场源源不断地供给CERs. 预计全球碳交易市场2020年将达到3.5万亿美元。随着全球化进程越来越深入,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碳交易市场逐渐在世界多个国家、地区建立起来。2015年我国环保支出规模再创新高,政府将进一步推进排污权交易系统的改革,与之相关的地方性法制框架已初步成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统一的碳
排放权交易市场已成为可预期的发展方向。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碳交易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共十八章。首先介绍了碳交易相关概念及发展环境,接着分析了中国碳交易规模及消费需求,然后对中国碳交易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碳交易面临的机遇及发展前景。您若想对中国碳交易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