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8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2017年首轮谈判在德国波恩举行,近四千名代表与会。来自184个缔约方的谈判代表进一步围绕落实《巴黎协定》展开了为期十天的磋商,为将于今年11月份在波恩举行的《公约》第23次缔约方大会(COP23)做准备。
本次气候谈判会议在谈什么?
本次气候变化会议包括附属执行机构第四十六届会议(SBI46)、附属科学技术咨询机构会议第四十六届会议(SBSTA46)以及《巴黎协定》特设工作组第一届第三期会议(APA1-3)。
在《巴黎协定》特设工作组会议中,各国继续围绕减缓、适应信息通报、行动和支助透明度框架、全球盘点等议题展开磋商,为落实《巴黎协定》提供指导方针,以期在2018年完成所有《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谈判。APA1-3也就适应基金相关事项进行了讨论。
波恩气候会议成果与下一步计划
目标一致,会议从概念性磋商进入案文性谈判:《巴黎协定》设定了全球经济去碳化的长期目标,但落实《协定》的方法指引需要在2018年《公约》第24次缔约方大会前完成。本次谈判伊始,各方便积极推动谈判进程。会议开幕当天,所有缔约方都一致认为关于《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讨论应该从概念性磋商进入实质性的案文性谈判,为2018年第24次《公约》缔约方大会奠定基础。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副司长陆新明接受采访时表示各方形成了初步共识,为实施细则勾勒出了提纲。
具体议题尚有分歧:如何兼顾减缓与适应,国家气候行动与国际支持,2020年后目标与2020年前增强行动的平衡,是各方分歧所在。发达国家更关注减缓与行动透明度,却忽略适应以及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等议题的讨论,因此引起发展中国家的反对。比如,各缔约方认识到若要实现2℃乃至1.5℃目标,各国需要将国家自主贡献(NDC)的气候行动目标扩大到全经济范围。但至于应将哪些NDC要素纳入讨论,各国观点不一。立场相近发展中国家(LMDC)、非洲集团和阿拉伯国家集团认为NDC应覆盖包括减缓、适应以及落实气候目标的其他手段,但许多发达国家则认为NDC仅等同于减缓措施。
对于提供减缓气候变化相关信息的目的,不同国家群体间也有所分歧。LMDC认为,制定提供信息的导则是为了明确各缔约方应提供的必要信息,以保证其气候行动的透明度,但并不意味着需要评估所有减缓措施;而一些缔约方则敦促所有国家将减缓措施量化为二氧化碳当量,来评估落实长期温控目标的进展。此外,部分发展中国家呼吁将损失与损害列入全球盘点讨论之中,但遭到部分发达国家的反对。自2023年起,各国将每五年进行一次全球盘点,以评估各国在落实长期目标的集体进展情况。
由于各国提交的NDC总和距离实现2℃温控目标仍有巨大差距,2018年将举行促进性对话,以推动各国增强气候雄心。根据COP22大会的要求,本次波恩会议第一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上届缔约方大会(COP22)主席国摩洛哥及今年缔约方大会(COP)23主席国斐济就2018年促进性对话展开协调及非正式磋商。观察员在谈判期间也与斐济和摩洛哥主席国会面,提供意见建议。我们期待各国能够利用2018年促进性对话这一平台,逐步增强各自的国家自主贡献,弥合
减排差距,以实现《巴黎协定》2℃乃至1.5℃温控目标。
会议最后一天,APA大会决议,将基于行动与支持的透明度、NDC和适应信息通报等内容于年底COP23大会期间举办圆桌会议,继续展开磋商。有谈判代表表示,即使目前谈判进程缓慢,也需要确保将所有国家纳入会议讨论。
特朗普政府对于《巴黎协定》悬而未决的立场也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特朗普顾问团队原定于5月9日讨论是否停留在《巴黎协定》内,然而这一本应于4月举办的会议再次被拖延。一些谈判代表表示,美国一再推迟公布对《巴黎协定》的决定,原因是特朗普顾问团内部对此
问题有不同主张,且有回旋余地,尤其是特朗普政府正面对来自美国企业高管、领袖与民间社会的巨大压力。
尽管特朗普仍就是否退出《巴黎协定》摇摆不定,但全球气候行动不会因单一国家而止步不前。会议中,七十七国集团表示,去年《巴黎协定》迅速生效以及马拉喀什气候大会成功举办,表明全球气候行动不可逆转的趋势。日前,中法两国领导人表示,双方应继续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维护《巴黎协定》等全球治理成果。韩国新任总统文在寅也承诺将淘汰煤炭,推动清洁能源转型。斐济总理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将利用彼得斯贝格对话来讨论《巴黎协定》实施问题。
气候脆弱国家呼吁增强气候雄心
本次波恩会议闭幕前一天,气候脆弱国家联合发布声明,指出积极的气候行动可以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改善空气质量,并将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呼吁各国继续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以与《巴黎协定》所设定的1.5℃温控目标保持一致。
气候脆弱国家还呼吁绿色气候基金(GCF)应将资金池中的现有资金尽早投入使用,以支持极具气候脆弱性的发展中国家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及能力建设支持也对发展中国家落实气候目标十分重要。
“中国方案”与中国领导力
随着中国在《巴黎协定》的达成与生效过程中做出积极贡献后,波恩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以更积极地姿态主动发声,在关键议题上提出“中国方案”,推动《巴黎协定》落实细则的谈判进程。中国“建设性的态度”也得到《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埃斯皮诺萨的赞赏。
在波恩气候会议召开的同时,中国在
北京主场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
论坛,邀请二十多位国家首脑共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与合作议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发言中承诺,中国将扩大丝路基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等资金规模,并倡议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为相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援助。各国参会代表也在联合公报中表示,将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立即采取行动,鼓励《巴黎协定》所有缔约方全面落实协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提供了新的机遇。
波恩会议落幕,G7峰会临近
波恩会议后,G7峰会将于5月26至27日在意大利陶尔米纳召开。此前,特朗普将宣布美国是否退出《巴黎协定》的时间推迟到了G7峰会之后。七国集团成员国应利用G7峰会这一平台表达清晰且坚定的立场,坚守巴黎气候承诺,使美国总统特朗普听到全球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诉求,以促使其慎重考虑其气候政策立场,助力全球气候治理取得进展。
结语
气候变化导致的全球平均温度上升波及全球所有国家,科学家呼吁全球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以更好地帮助各地区应对气候变化。不仅如此,应对气候变化可以带来多重社会与经济效益。联合国最新能效技术报告指出,低碳清洁技术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节约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使用,并减少大量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面对气候变化这一挑战,正如菲律宾气候变化委员会专员Emmanuel M. De Guzman表示:“如果不采取增强气候行动,任何国家都不会再次变得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