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有家碳捕捉工厂,要回收全球1%的二氧化碳做肥料

2017-6-12 09:17 来源: 易碳家 |作者: 网络

随着全球暖化问题逐渐受到各国重视,许多企业都开始寻找替代石油燃料的方法、来减少碳排量,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也视为有效手段之一。许多人士认为,双管齐下或许就能达到二氧化碳“负排放”的目标……

在大众认知中,工厂往往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但瑞士一家公司 Climeworks AG即将要来改变这种观念,他们在苏黎世建造的工厂在 5 月底正式开始营运,或许听来有些奇怪,但这座工厂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 

瑞士有家碳捕捉工厂,要回收全球1%的二氧化碳做肥料


小目标:捕捉全球二氧化碳年排放量 1%

Grist 网站报导,Climeworks 的计划是透过捕捉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经过压缩后制造成温室植栽可用的肥料,Climeworks 希望在未来 10 年扩大规模,在 2025 年前,达到捕捉全球二氧化碳年排放量 1% 的长期目标,要实现这一步,大约需要约25万部类似的设备。


 共同创始人兼总经理 Christoph Gebald 表示,Climeworks 团队在苏黎世外的垃圾焚化厂屋顶上安装了 18 个二氧化碳捕捉器,透过焚化炉浪费的热能驱动,风扇将环境空气吸入过滤器,加热后制成高纯度的二氧化碳,再透过管线送进附近的温室,估计每年能使用捕捉的 900 吨碳来种植作物,近似于200辆汽车释放的二氧化碳水平。 


该设备是使用风扇推动空气通过过滤系统从而收集二氧化碳,当过滤器饱和时,二氧化碳便会在高于摄氏100度的情况下分离而出,接着这些二氧化碳气体会通过地下管道被送到温室以帮助蔬菜生长,例如西红柿和黄瓜。

Climeworks的联合创始人Jan Wurzbacher表示除了肥料以外,捕捉的二氧化碳也可以用来制造运输燃料、含碳酸的软性饮料等产品,在未来1年,公司计划推出更多的商业模式,其中包括将一些二氧化碳埋入地下以实现负排放。

小目标2:全球温度上升不超过2摄氏度

随着全球暖化问题逐渐受到各国重视,许多企业都开始寻找替代石油燃料的方法、来减少碳排量,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也视为有效手段之一。许多人士认为,双管齐下或许就能达到二氧化碳“负排放”的目标。对此Christoph Gebald表示:“如果我们要使国际社会实现全球温度上升不超过2摄氏度的目标,高度可扩展的负排放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但相较寻找替代燃料,清除二氧化碳的目标似乎更困难,除了种植新的森林,碳捕捉和储存(CCS)技术也仍在起步阶段,能够“吸碳”、降低空气污染的建筑未经尝试,没有人知道是否能减少足够的二氧化碳,来让地球变暖速度放缓。

尽管一些公司也在尝试利用 BECCS 技术,Climeworks 这间工厂仍旧是重要的里程碑,象征产业开始为完善这项技术而努力。德国柏林全球公共资源和气候变化研究所(MCC)的研究员 Sabine Fuss 表示,Climeworks 的工厂是首个以企业规模经营的直接空气捕捉(DAC)工厂。

但 Fuss 也指出,Climeworks 并不是要永久储存收集的二氧化碳,而是要用在温室、合成燃料生产,因此没办法达到负排放效果,大众必须知道这点。“只有在捕捉的碳从大气中‘移除’,然后锁定之下才会达到负排放。”

Gebald 对此则不太同意,他强调 Climeworks 的碳捕捉设备可以储存,直接空气捕捉(DAC)技术提供了明显的优势,能与地下储存设备互相配合达到负排放。

挪威气候研究机构 CICERO 研究员 Glen Peters 则表示,他对 Climeworks 不太熟悉,但如果 Climeworks 真的能够实现碳储存,并达到捕捉全球二氧化碳年排放量 1% 的目标,“那会让人印象深刻。”

反对和质疑者说

然而也有人对此表示质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高级研究工程师Howard Herzog估计,这套空气捕捉系统的总成本约为每吨二氧化碳1000美元,大约是化石燃料工厂去除碳成本的10倍。

Herzog说:“以这个价格,现在想想是荒谬的。我们有许多其他的方法可以比这样做更加便宜。”

2015年,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像空气捕捉等气候干预技术并不能代替减少碳排放。

去年,欧洲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写道,空气捕捉及其他“负排放”技术是一种“不公平的赌博”,分散了全世界进行可行的气候解决方案的注意力。

然而空气捕捉技术的支持者说,这只是降低成本的问题。十多年前,企业家Richard Branson推出了维珍地球挑战并提供2500万美元,用于建立一个可行的空气捕捉设计模型。

Climeworks公司在这场比赛中入围决赛,就像碳工程公司那样,后者得到了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的支持,正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一个试验工厂测试空气捕捉技术。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