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的
碳排放全交易
市场于2017年启动,
水泥、
电力、电解铝三个行业率先实施,配额预计11月前发放;石油
石化、
化工、
钢铁、电力、
有色(铜冶炼)、
造纸、
航空等行业陆续实施!2013年6月18日
深圳环境交易所鸣锣开市,到目前为止,陆续已九家(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广东、湖北、
四川、
福建)国家认可的交易中心。通过七个
碳交易试点省市的运行,总体运行尚可、企业履约率较高,尽管各试点地区交易价格波动较大、企业意见很大,但企业和政府都从中获得了不少宝贵经验;参与的控排企业大多也积极应对,配合试点省市政府的
减排计划,通过加强企业自身的碳排放管理建设、完善企业基础台账、加强
节能技术改造等手段,有效的控制碳排放量,化被动为主动,为企业的低碳发展摸索出符合自己公司特色的道路,降低履约成本,确保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近日央视播放的《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六集《守住青山绿水》篇中,党和国家领带人习近平、李克强对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最高指示,中国碳排放控制是必须要做的,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6月日外交部发言人表态:无论他国立场如何变化,中国都将认真履行《巴黎协定》,这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最高层面的态度!
国家免费发放给企业的
碳配额在市场上是有一定价值的,具有金融属性,故可称为碳资产。碳配额可以交易买卖,还可衍生出多种融资工具,为贷款融资困难的高能耗的企业在融资方面可能拓展出一条新的道路,有很大的操作性!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让碳资产盘活并产生效益,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碳
排放权交易市场是
政策催生出来的市场,对于国内绝大部分企业来说,碳排放权的概念及交易策略都十分陌生,对政策及相关规定的解读十分有限;如何应对政府及政府委派的
第三方核查机构、如何整理及优化企业内部数据、如何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等等,绝大部分企业毫无经验,也无从下手,这种情况下仓促应对,难免有所疏漏,一旦疏漏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及风险。
中国的碳交易市场体系的构建及交易规则等是以欧美国家的市场体系及交易规则为基础的,所以选择熟悉国际交易市场及规则、实操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合作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企业更快地适应碳交易市场环境,利用专业人士的多年地实际交易及操盘经验,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少走弯路,减少经济损失,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碳交易项目是个专业性极强的新生事物。中国的
碳市场于2004年底开始,中国当时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一吨碳都没有买过,严格地讲在2013年之前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没有
碳资产管理的实操经验,对外的买卖基本都由外国公司把控,故碳交易行业从业时间长、经验丰富、实操案例多、交易量大的人才十分稀缺,而且这些人才基本都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几个有限一线城市;现今让企业自行管理偌大的碳资产,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想聘请相关专业人士,由于薪资待遇高企等各种原因,企业很难招聘到此类人才。
综上:企业应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技术上尽可能创新、在碳排放权管理上与专业的碳资产咨询及管理机构合作,指导或委托管理加强碳交易能力建设,最大限度实现企业碳资产的价值、降低履约成、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