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的碳排放特点及碳管理建议

2017-8-25 10:53 来源: 和碳视角 |作者: 于仲波 贺天 王彦斌

摘要: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展现了主办地风采的同时,也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对赛事进行合理的碳管理可以保证赛事低碳节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对大型体育赛事(世界杯、奥运会、亚运会等)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大型体育赛事碳排量放很大,排放源主要分布在交通运输、人员活动、场馆建设等方面,并由此提出了一些在赛事碳管理方面的建议,为全球举办绿色低碳体育大赛,完善赛事碳管理,从而减少赛事碳排放提供借鉴。

关键字:大型赛事;碳排放;碳管理

一、背景及意义

奥运会、世界杯、亚运会、大运会、全运会和青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与竞技体育的激情,但同时诸多大型赛事的举办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比赛场馆的建设、巨量观众以及参赛运动员的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诸多活动都会引起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据相关的赛事组委会报告或新闻报道的统计数据,2006年德国足球世界杯共产生约30万吨左右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1];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运动员等产生的排放数量大概是11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2010年南非世界杯共产生27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2012年伦敦奥运会产生的碳排放量约31.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间各国足球队乘飞机参加比赛有270万吨的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总排放量高达1400万公吨二氧化碳当量;2016里约届奥运会期间则产生了36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2]

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的碳排放特点及碳管理建议

图1 近年大型赛事碳排放量汇总表

同样的赛事因举办地地理位置、基础设施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民众的节能环保意识等因素,碳排放量存在巨大差异,比如南非世界杯比德国世界杯碳排放量增加约8倍,巴西世界杯又比南非世界杯增加约4倍(见图1)。2006年德国世界杯,因为大部分的场馆和基础设施不需要重建或翻新以及德国国土面积不大,交通设施便利,所以排放较小;2012年伦敦奥运会主办者充分利用了伦敦已有的便利的公共交通设施,虽然参赛规模庞大,但是排放依然相对较小;而巴西世界杯的赛事举办城市达到创纪录的12个,其中有11个州建设了新的体育场馆。由于有些场馆之间的距离超过5000公里,球队、粉丝和工作人员不得不在这些城市间使用更多交通工具以及花更多的时间在旅途中。而同时作为2016年奥运会的主办国,道路和机场的扩建又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毫无疑问巴西世界杯的碳排放量与那些在面积较小、场馆较少的国家举办的世界杯相比是显著增加的,南非世界杯的情况类似。对于这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或地理位置的关系,通常要比欧美发达国家举办同级别赛事需要排放更多的温室气体,但另一方面看,基础设施不仅仅服务于一次赛事,在妥善运行的前提下,它们的存在对于当地的交通、经济、旅游、民众体育运动水平等有相当大的提升作用。

由于二氧化碳排放带来的温室效应所引发的气候环境恶化成为了目前可持续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随着《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的签署,各国开始建立并逐渐完善应对全球变暖、气候与环境恶化的全球减排机制,人们对低碳减排的认识也逐渐深刻,由此,低碳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对大型体育赛事进行低碳管理十分有必要,并且随着碳市场与碳补偿机制不断成熟,碳管理模式越来越被政府组织和大众所信任和支持。对大型体育赛事进行碳管理,可以在保证大型体育赛事顺利、高水准地完成承办工作的前提条件下,通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大型体育赛事的碳排放特点

(一)北京奥运会碳排放特点

根据奥组委项目组的数据分析,北京奥运会的碳排放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方面:参赛运动员和游客带来的排放、场馆建设以及火炬传递带来的排放,其中主要排放源是交通排放。奥运会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大型体育赛事,云集的参赛运动员就多达上万,同时涌入了巨大数量的境外游客和观众。据北京市旅游局发布的数据,在奥运会期间在北京的境外游客大约达为45万人,而境内观众更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运动员、官员、媒体记者、志愿者和普通观众等相关活动都会引起大量的碳排放。“鸟巢”、“水立方”等大批奥运场馆和设施的建设运行,以及奥运会火炬传递等活动,都动用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这也意味着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2],其中:

·国内外普通观众在交通和其他方面产生9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占总排放量的83%,其中交通排放约为84万吨,占总排放的71%,可见交通排放是北京奥运会最大的排放源;
·奥运场馆和服务设施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排放10万吨,占总排放量的8%;
·运动员等人员(除去普通观众)的交通和社会住宿排放8万吨,占总排放量的7%;
Ÿ·奥组委相关活动和火炬传递排放接近2万吨,占总排放量的2%。

北京奥运会碳排放构成图

图2 北京奥运会碳排放构成图

(二)南非世界杯、巴西世界杯碳排放特点

根据国际足联近期的调查报告,在巴西世界杯期间各国足球队乘飞机参加比赛有27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向空中,这就相当于56万辆汽车排放一年的尾气量。各国足球队之外其他游客旅行以及建设或改建12座体育场馆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继续推高了巴西世界杯总的碳排放量。同时,国际足联在统计了联合会杯、世界杯分组赛等大型体育比赛后得出结论:“交通是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罪魁祸首,占总污染量的83.7%”。

巴西世界杯有超过700万人奔赴赛场观赛,这意味着航空公司增加了9.7%的机票,在世界杯期间每天有额外的500次航班,其航班总数达到16000次。这些旅行将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都是相当惊人的。2010年南非世界杯碳排放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点。南非世界杯大量的碳产生于交通运输,其中七成的排放来自国际飞行,由于国内道路建设滞后,省际交通也主要依靠航空。世界杯长途飞行所产生的碳排放,也因此高达1,856,589吨之多,占到总排放量的67%。再者,由于南非幅员广大,所有参赛球员和工作人员,得在9个城市的64场比赛中来回穿梭,加上南非缺乏相对低碳的大众运输系统(例如:高铁、地铁、轻轨电车…),导致交通往返过程中,也相对增加了不少碳排放。另外,由于南非缺乏合格的球场,大幅兴建新球场的需求以及大量使用水泥,又因此多了15,359吨的碳排放。还有就是这个国家94%的电力供应来自煤。这些都注定了南非世界杯拥有巨大的碳足迹[3]。

(三)2010年广州亚运会碳排放特点

根据专家对广州亚运碳排放的估算,其碳排放源和影响因素如下[4]:

·场馆及服务设施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排放:占10%左右,影响因素:承办地的原有基础设施完善度,对现有设施的利用率,新建场馆的能效等级,对场馆设施的管理水平等;
·与赛事相关的社会活动所产生的排放:占8%左右,包括宣传活动、会议、新闻发布会等,影响因素包括活动频率、活动的节能低碳措施落实情况等;
·火炬传递过程和燃放大型烟花过程(如有)产生的排放:占7%左右,影响因素包括火炬传递路径设置,烟花燃放量等;
·参与运动会的人员和观众活动(除交通外)产生的排放:占10%左右,影响因素包括服务业的能效低碳水平,运动员和观众的节能低碳意识等;
·赛事期间使用各种交通工具 (主要是汽车、飞机等 )的排放:占65%左右,是最大排放源,影响因素包括当地汽车排放水平,交通便利程度,场馆、赛事安排的合理性等。
(四)大型体育赛事碳排放特点总结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型体育赛事碳排放具有以下特点:

·随着各项体育赛事的影响力越来愈大,导致因为举办赛事产生的碳排放量有逐年增加之势;
·在整个赛事过程中,赛中阶段的人员交通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比重最大,可以占到60%-90%,其次是由于住宿、场馆建设以及一些社会活动产生的排放量;
·如果赛事举办地点对于观众来说非常偏僻,各比赛地点之间距离遥远,则赛事的排放量会成倍增加。因此比赛地点的选择对于最终的排放量影响巨大。

三、大型体育赛事碳排放管理建议

(一)涵盖范围的界定

做好大型体育赛事碳排放管理工作,在明确了工作思路与总体目标之后,首先要对赛事进行边界划分,可根据赛事阶段进行划分:赛前、赛中、赛后阶段,分析不同阶段的重点排放源,保证确定的边界内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否都考虑周全。

(二)确定排放量及减排量估算方法

大型体育赛事碳排放计算方法通常采用《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 ISO 温室气体量化及报告的规范与指南》(ISO14064)、《PAS 2050:2008 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及《PAS 2060:2010 碳中和证明规范》;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因子数据由当地奥委会或相关部门提供,以及参考国家研究成果数据。在计算过程中,要保证保守性的原则,在量化数据的收集、选择及计算中,如果无法将数据的不确定性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则按照排放量较大、减排量较小的方式处理。

(三)制定监测计划

监测是进行碳排放管理的基础,制定并落实监测计划可以大大提升各项活动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为将来类似活动提供基准。

所有与该赛事相关的数据都应被搜集,数据应包含:

·资源的消耗量(按重量):器材、纸张、水、食物、其他用具等。连同可持续资源所占的比例(例如:再生纸、有机或公平贸易食品、水等。)。
·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理:所有废弃物的生成量,最好能依据不同的废弃物种类进行分类(塑料、纸张等),并且标示出以不同处理方式处置的废弃物百分比(例如:回收、堆肥、填埋/焚烧)。
·能源消耗:消耗的能源总量,并且分别列出气/电/油/煤/生物质所分别占的百分比。若有使用再生能源,也分别列出其所占百分比。
Ÿ·交通:往返赛事各场馆和住宿酒店的总里程数,以及使用方法(例如:航空、铁路、陆路等)。
其他与赛事相关的基本信息,如:总人数和天数等,都应提供作为参考数据。

收集并记录每一次运动会活动的资料数据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为将来的运动会活动提供用于评估成效的基本标准。

(四)提出碳中和策略和方法

结合大型体育赛事碳排放特点,因地制宜,采取赛事碳中和策略。针对交通引起最大碳排放量这一现象,宜大力推动清洁能源交通,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全市公共汽车和出租车使用清洁能源的比例分别提高到 80% 和 70% ,奥运中心区采用先进、环保的汽车技术,提前进行市内轨道交通的建设、扩大轨道交通的覆盖面积等政策措施,同时,北京奥运会期间实行单双号限行,抵消二氧化碳排放约85万吨。此外,可利用排放权交易,使用用ccer减排量抵消实现碳中和。例如在巴西世界杯期间,巴西国内公司以及其他国家的公司一共向巴西政府捐献了超过50万份碳信用,可以抵消本届世界杯38%的温室气体排放[5]。

针对赛事的主要排放源,常见的碳中和策略和方法如下:


1.能源和交通:

·发展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设施,发展LNG、电动汽车,采用清洁能源;
·推行更高的燃料标准和汽车排放标准;
·活动期间限制私人交通工具出行;
·为公共租赁自行车、共享单车等出行提供支持。
2.基础设施:

·尽可能利用现有的交通、场馆等基础设施;
·场馆采用绿色建材和高效用能设备,由专业能源管理人员参与管理决策;
·施工中,采用降尘、降噪、合理运输等措施,并且保证不影响市容和周边居民生活;
·提高城市林木绿化覆盖率。
3.节能增效:
·鼓励使用能效等级更高的会议室、宾馆、场馆等活动场地,根据城市特点,减少并正确使用暖通空调设备;
·培训工作人员高效妥善使用的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
4.环境教育:加强低碳宣传,举办活动、知识竞赛、宣传日、微信公众号、各类媒体宣传等,对于直接参与的人员提供节能低碳培训课程。
5.绿色产品:部分辅助设施、材料和器具使用可再生或再生材料制作。印刷品尽量使用再生纸。
6.废物管理:限制使用一次性物品。场馆和有关商业、旅游设施内全部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医疗废弃物则必须单独处理。为了减少垃圾量,赛事组委会可与承包商达成协议,要求产品不需加装任何包装。
针对诸多减排措施,同时也要做好减排量的监测与计算,确保分析过程中所采用的数据、方法等具有一致性或可比性。

四、总结

大型体育赛事碳管理能力的好与坏如今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准,直接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利益以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将碳管理引入到大型赛事的筹办中,不仅需要技术组织和举办国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政府、企业及社会各方面的齐心协力。

针对大型体育赛事排放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明确排放源和排放边界,对需要的数据进行检测和统计,进行碳足迹的核算,之后进行评估并提出可减排的措施,制定完成报告,并进行认证机构审定。

在我国,2008年奥运会开创了赛事碳管理的先河,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为之后的大型赛事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借鉴,并在今后的赛事运作上逐渐成熟。在政府大力推行之下,赛事碳管理也悄悄地由纯“自愿”向“官方计划”的形式转变,成为了全球减排机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楠,高朝阳,李曼华. 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碳排放的影响研究——以世界杯为例[A]; 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学会会议论文集[C];2015年

[2] 中创碳投. “碳中和”之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盘点[EB/OL]. http://www.tanpaifang.com/tanzhonghe/2014/1226/41215.html,2014-12-26/2017-07-06

[3] 杨海霞. 计算“奥运碳平衡”[J]. 中国投资, 2008(10):64-65.

[4] 刘厚智 , 吴小妹 , 陈杏珊 广州亚运会碳减排的措施 、估算与建议[J]. 广东气象,2010(4):41-42

[5]顾璨. 巴西世界杯获赠50万碳排放信用[EB/OL].http://env.people.com.cn/n/2014/0716/c1010-25290194.html,2014-07-16/2017-07-06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