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过程中的碳排放该怎样计算?

2017-11-16 14:05 来源: 大唐碳资产 |作者: 黄家良

脱硫过程中的碳排放该怎样计算?


根据1996年公布的《IPCC清单指南》中关于燃煤电厂脱硫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燃煤电厂在脱硫时,其二氧化碳排放=燃煤使用量X硫含量X44/32。这种算法的前提是煤炭中的所有硫元素全部燃烧并氧化为二氧化硫,然而在实际情况中,煤炭中的硫元素并没有全部氧化为二氧化硫,部分硫元素还存在于炉渣与飞灰之中,因此根据此种算法,燃煤电厂的核算排放总量将会大于电厂的实际排放总量。目前在广东省的《企业二氧化碳排放信息报告指南》中,依然采用了这一算法。

根据2013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及2015年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公布的《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中的规定,燃煤电厂脱硫CO2排放量=脱硫剂消耗量×碳酸盐含量×排放因子×转化率,根据该公式,只计算了与脱硫剂发生反应的那部分硫元素,即在飞灰炉渣中没有与脱硫剂发生反应的那部分硫元素不在计算范围内,因此本方法与IPCC中规定的算法相比更加接近真实值。碳酸盐排放因子部分,指南与国标的算法也不近相同。例如在指南中碳酸镁的排放因子为0.552,而在国标中的排放因子为0.522,但目前火电厂所使用的碳酸盐中,碳酸镁含量很低,这种差距对结果影响很小。其余的碳酸盐如碳酸钠等,其纯度更低,产生的碳排放几乎可以忽略,所以在日常的核查与核算中,这部分排放往往忽略不统计。

2016年1月1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同时发布了“补充数据表”。该表格规定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中参与碳交易的部分,根据该表的内容,辅助及附属生产的化石燃料消耗和脱硫过程产生的排放不参与交易。也就是说在现阶段,虽然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中需要计算脱硫过程的排放,但对于脱硫过程排放的计算不影响企业的交易与履约,但在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后是否会修改脱硫过程部分的规定,就不得而知了。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