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7-24 14:55 来源: 中国碳交易网
户籍壁垒待破重点攻克“产业规划”
从一体化之后的公共服务角度来看,另一个需要面临的调整即是户籍壁垒的打破。
在张贵看来,京津冀一体化的目的之一就是疏导人口,减轻大城市的压力,人力资源的分流也将带动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不过我国长期以来施行的户籍政策给人口流动带来了一定的阻碍,特别是户籍制度之上附着的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保等综合的福利,使户籍制度在短时间内难以打破。
此外,由于新兴发展地区的经济、技术、人才、行政效率等与发达地区均存在一定的差距,承接的产业能否持续发展,是否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都需要一定时间的观察。特别是人才的引入,从发达地区迁移到新兴发展地区,生活环境、文化氛围、配套设施等均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能否适应当地的环境,在新的环境当中继续保持工作效率,都是需要统筹考虑和安排的。
而且,需要进一步拓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软件与集成电路、电子商务等多个前沿领域,行政部门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行业协会要成立商会和联盟,形成自研发设计至终端产品相对完整产业链的整体优势;最终建成一个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上下游联动的良性循环的区域生态系统。
张贵表示,金融创新、科技研发转化、航运物流、文化创意、高端制造、高新技术等领域,京津两地未来应加快共建产业园区,推进京滨工业园、京津科技谷、京津电子商务产业园、京津科技创新园和北斗新兴战略产业园等一批新建和谋划的园区、合作区,以政府合作共建、政府与企业合建、政府与高校合建、园区跨省市间共建等模式,引导企业向产业园区聚集。
以采取股份合作模式,共建园区管委会、投资开发公司等作为管理机构,带动区域间企业交流、要素流动、技术溢出、人才培养等,形成以园区共建的“点-线-网络”合作,打造区域间产业发展的利益共享格局。
从区域的角度来细分,保定、廊坊更容易得到北京外溢效应,即承接产业。根据每个区域根据自身特点优势,举例来看,保定更适合承接科教研发等技术类产业,而廊坊则是电子信息产业,包括一些软件开发,唐山则应以钢铁冶金重装备等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