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2日,中美共同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和里程碑式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政府提出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
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为了实现这一
减排目标,我国加紧构建全国性碳
市场,预计于2017年启动,达峰的时间确定后,达峰的路径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为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情景下碳排放趋势,找到中国的实现2030年碳排放峰值目标的路径。
一、研究方法和模拟情景
本研究采用的是一般均衡模型SICGE模型,SICGE模型是中国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该模型是由国家信息中心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
政策研究中心联合开发的。模型数据基础为中国2012年投入产出表以及2013-2030年相关的中国经济数据。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我国拟于2017年启动全国范围的
碳市场,为此,如表1所示,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CGE模型模拟了两个无碳市场的情景,并模拟了碳市场启动后不同碳价水平的减排效应和经济影响。
表1情景假设说明
情景
情景假设说明
情景一
无碳价,“十三五”延续“十二五”的政策,2020到2030年政策无变化。
情景二
无碳价,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
情景三
低碳价情景。假设从2017-2022年的五年时间里碳市场上的碳价格稳定在30元/吨的水平,此后再逐步上行,到2030年达到100元/吨的目标水平。该情景模拟碳市场传统发展路径,前5年可以看作是仿照EU-ETS第一阶段设置的过渡期。
情景四
中碳价情景。假设从2017年起碳市场中的碳价格从50元/吨逐步上升到2022年的100元/吨,此后维持在该水平上。该情景反映出我国将加快碳市场发展,并作为首要减排政策工具,发挥主导作用。
情景五
高碳价情景。假设从2017年起到2030年,我国碳市场上碳价格就一直控制在100元/吨左右的高水平。该情景可以看作是达峰所需的最严酷情景。
二、模拟结论
比较了这五个情景的结论如下:
(一)碳价格是影响碳排放路径的有效政策变量
在本研究的三种碳价情景中,从2017年到2030年间,碳价的起始值和增长路径不同,排放路径将存在较大差异。
在2017年,三个碳价情景都会因为碳市场开始运行而出现碳排放量的显著下降,但在低碳价政策情景中,起始碳价为30元/吨,碳价格保持缓慢增长,直到碳价格逐渐开始升高,碳市场的减排效果才会逐步显现。该情景下,碳排放在2029年左右出现峰值,峰值水平达到104.9亿吨。
在中碳价政策情景中,2017年的碳价是50元/吨,但由于随后每年碳价较快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市场的减排努力,因此碳排放量下降幅度较大,到了2022年碳价格稳定在100元/吨后,碳价保持平稳,该情景下碳排放达峰也是在2029年左右,峰值为103.2亿吨,2017-2030年期间,碳排放量均低于情景三的水平。
在高碳价政策情景中,由于碳价水平从2017年就维持在100元/吨二氧化碳,因此,从2017年起就实现了深度减排,碳排放此后将逐步增加,但也将于2029年左右进入峰值平台区,峰值水平为100.5亿吨。
图1三个情景下的碳排放路径比较
(二)碳价格走势差异对于单位减排量的经济代价影响差异不大
三个情景下,GDP相对基准情景的动态损失如下图2所示,碳价格的高低与GDP的损失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将2017-2030年历年GDP相对基准情景的损失累积起来,低碳价情景的损失累积约3.5万亿元(2010年价),而中碳价及高碳价情景损失分别为5.3和7.3万亿元(2010年价)。但是考虑到三种情景下的2017-2030年的累计减排量分别达到118、169和221亿吨二氧化碳。折算下来,单位减排量对应的GDP损失分别为294、316和332元/吨。因此总体上看,三个情景下的单位减排量对应的综合经济损失相差不大,推迟碳价格上升的低碳价情景经济性相对略好。
图2三个情景下的碳价格对GDP的影响路径
(三)碳价格走势对就业需求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高碳价情景对初期就业需求将比基准情景减少0.56%,此后随着结构调整和实际工资的下降,就业需求会回到基准情景的水平。中碳价情景下,就业需求的冲击会经历先扩大再回升的u型趋势,在就业需求的影响从-0.29%逐步扩大到-0.47%,到2030年又回到基准情景水平。低碳价情景下就业受到的冲击相对温和。考虑到维持就业稳定是当前宏观经济调整的重要目标,高碳价情景引起的就业需求大幅减少在“十三五”时期难以接受,因此高碳价情景难以被我国采纳。
图3三个情景下的碳价格对就业的影响
对于低碳价情景下,由于2022年之前都将保持在60元/吨二氧化碳的水平以下,不利于促进
节能减排技术的采用,特别是“十三五”时期需要大力发展的太阳能发电和天然气发电技术。因此虽然从经济性角度看,低碳价情景是最好的,但是从对减排技术的推动效果来看,并不理想。
相比之下,高碳价情景则会从最开始就为各种低碳技术提供足够的激励,所以是最有利于低碳技术进入的情景。而中等碳价情景虽然在2017年开始的碳价不够高,但是2020年就可以达到80元/吨二氧化碳的水平,能够在“十三五”末期实现,仅通过碳市场就可以对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天然气发电技术的推广形成有效激励。所以从激励技术减排的角度看,中高水平的碳价设置至关重要。
三、政策建议
根据主要研究结果,现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第一,保持税收中性,减轻碳价对经济的冲击。可以考虑建立
碳交易收入的返还机制,促进经济转型和发展;
第二,建立失业保障和下岗再就业的长期机制,应对碳市场带来的失业压力;
第三,从减排效果、减排经济性、减排对就业的冲击、“十三五”时期技术减排潜力四个方面综合评估三个情景,确定最优碳价路径应满足以下三个原则:1)减排经济有效;2)对就业的冲击要小于经济可承受的底线;3)要尽量激励减排技术的提前投资,减少投资对碳排放的锁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