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制气项目或将加剧气候变化和西部水资源短缺

2014-7-31 12:53 来源: 中国碳交易网

        国家政策、专家和环保NGO均指出,煤制气的盲目过快发展给中国水资源安全和节能减排带来巨大挑战。煤制气产业自2013年因《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利好政策吸引了大量投资,产煤区纷纷上马煤制气项目。然而,由于其高耗水,高煤耗,污染处理技术以及碳排放问题,煤制气的过快发展引起了能源专家和业内人士的质疑和讨论。据统计,包括计划中的,我国约有50个煤制气项目,其中46个分布在缺水且生态脆弱的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煤制气将加剧当地的水资源危机。林伯强指出,煤制气只是转移了污染排放,并未改变能源结构。绿色和平上周发布报告称中国煤制气项目若全部建成投产,其产生的碳排放将超过美国2020年前减排总额(3.96亿吨),而中国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也会付之流水。近日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以规范煤制气项目发展。但是,此前投资煤制气产业的企业已经因巨大损失而相继撤离。

       关键点

       煤炭行业持续低迷,煤企亏损面达七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指出,由于煤炭供大于求,库存居高不下;同时煤炭价格大幅下滑,企业亏损面进一步扩大。目前已有一半以上的企业职工工资下滑,部分企业出现了缓发、减发、欠发工资的情况。

       发展煤制气仅是权宜之计而非战略之策。煤制气虽然可以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部分缓解我国天然气供应压力,但是从全生命周期过程来看,煤制气的一次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均高于传统能源和技术,此外在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方面,煤制天然气也没有明显优势。绿色和平分析指出,全国50个已有或在建、计划中煤制气项目,八成项目量位于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煤制气将加剧当地水资源危机;同时,造成一地治霾,全国增煤耗和碳排放的局面。

       我国煤炭环境的外部成本巨大,煤炭环境污染导致健康损失超三千亿。由于我国煤炭价格没有充分反映煤炭的环境外部成本,导致煤炭的生产利用环节造成的环境问题持续恶化。根据《煤炭环境外部成本核算及内部化方案研究》报告,2010年煤炭环境总成本是5555.4亿元。其中,大气污染造成人体健康损失和矿区职工健康损失最大,两项共计3051亿元。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