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0日
北京)由来自政府智库、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环保组织的专家组成的“中国煤控项目”团队发布最新研究成果:《1.5度温控下的能源情景分析及可行性》(以下称情景报告)及《气候变化风险及
碳排放的社会成本评估》(以下称成本评估报告)。这两份报告分别由中国煤控项目1.5度能源情景课题组专家姜克隽的团队和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滕飞的团队完成。
中国是世界上CO2排放最多的国家,也是气候变化最脆弱国家之一。《巴黎协定》确立了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远低于2℃的目标,并为1.5℃温控目标度而努力。“中国煤控项目”为此开展了1.5℃温控研究,为国家气候
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情景报告提出了我国实现1.5℃温控目标下的
减排情景,分析了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技术可行性和路径,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报告认为,1.5℃目标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但必须尽快制定积极的政策和行动方案。为达到目标,我国能源部门CO2排放量应在2015到2020年之间达峰,2020年后进入快速下降阶段。2020年后年度降幅应在3.84亿吨CO2左右,高于2014年到2016年2.4亿吨左右的年减排量。
实现1.5℃情景下的减排途径最关键的措施是使
电力系统到2050年实现负排放,并在终端部门实现电力化,尽量减少化石燃料的终端使用。主要措施包括实现大幅度的可再生能源和核电发电,同时大幅度实现与生物质能发电相匹配的CCS系统(BECCS)。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与核电将占发电总量的87.2%,其中核电占28.1%,可再生能源占59.1%。核电发电装机容量5.4亿千瓦,太阳能发电21.7亿千瓦,风电14.4亿千瓦。生物质能发电占比7.6%,装机容量2.43亿千瓦。所有生物质能发电需配置CCS,BECCS需要减排8.5亿吨CO2。1.8亿千瓦和1.9亿千瓦的燃煤机组和燃气机组均安装CCS,以实现电力系统的CO2负排放。
报告认为,我国目前已初步具备实现1.5度的发展条件和政策环境。由于经济结构调整,
节能技术的普及,以及将终端能源结构更多转向电力,我国将进入一个低能源需求增长阶段。2020年到2025年左右有可能达到峰值,之后缓慢下降。
为更好地改善空气质量,应对气候变化,并增强经济技术竞争力,报告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能源革命,战略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增长;加大节能力度;不再新建燃煤电站,逐步替代和淘汰燃煤电站,有序实现煤炭工业的转型;推广低能耗、低排放乃至零排放建筑;发展轨道
交通、公共交通,慢行绿色交通体系,促进电动汽车发展;采取碳价等政策促进节能和清洁能源发展;制定路线图以推动能源结构的平稳转型;严控现代煤
化工的发展,目标是摆脱煤炭依赖,跨越石油时代,拥抱新能源未来。
成本评估报告分析了不同排放路径下实现1.5℃的概率,分析和估算了1.5℃温控目标实现的气候变化风险及碳排放的社会成本,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报告指出,全球能源相关CO2排放是与排放路径相关的最重要的风险指标。全球能源相关CO2排放体现了人口、人均GDP、单位GDP能耗和单位能耗排放强度四个指标动态变化的综合效果。目前各国的自主决定贡献(NDC)无法实现《巴黎协定》的2℃目标。在NDC情景下,到2100年的全球平均温升约为3.11℃。全球温升控制在1.5℃之内的概率仅有6.4%,控制在2℃之内的概率为15.4%,而温升超过4℃的概率约为32.9%。实现2℃目标的前提是,单位GDP能耗年下降率保持在约2.5%,单位能耗碳排放强度年下降率在2020年达到2%以上,2030年和2040年进一步提高到约4%和5%。全球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年下降率则需从2020年的约5%增加到2040的6.6%。全球向绿色低碳高效能源体系转型的步伐必须加速,关键的风险是能源系统能否实现低碳化。化石能源在全球一次能源中的占比需从目前的85.6%大幅下降至2050年57.8%,其中煤炭占比需从目前的29%下降至2050年的12.8%。而电力中非化石发电的比例则需快速提高,从目前的约32%增加到2050年的68%,而化石能源发电在2050年装备CCS的比例需达到约60%。终端能源中电力的比例也需从目前的17.7%增加到2050年的34.3%。
报告对碳社会成本进行了估算。在2.5%的贴现率下碳社会成本为18.2美元/吨CO2排放。尽管碳社会成本的研究存在争议,科学界公认,碳社会成本作为边际碳排放所造成社会影响的货币化表现对于气候变化经济学领域的定量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准确的测算碳社会成本成为制定气候政策的关键和前提。最近在《自然》杂志发表的文章指出,实现低温升目标可以避免气候变化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因而有利于经济增长。相比2℃目标而言,实现1.5℃目标可以在本世纪末避免全球约36.4万亿美元的累计损失,相当于全球人均GDP增加约3.4%。
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可能对国家安全带来显著影响,其影响途径包括:威胁国家稳定、加剧社会与政治紧张局势;对食品价格与可获得性产生负面影响;对重要基础及军事设施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对人类的健康风险;对投资与经济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以及潜在的气候不连续性和气候突变带来的巨大冲击。科学界已经意识到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风险管理
问题。我国气候增温及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由于气候灾害频发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年均超过1%,是同期全球平均水平的7倍多。在水资源方面,受气候变化影响,我国东部主要河流径流量减少。冰川退缩使青藏高原七大江河源区径流量变化不稳定。水资源可利用性降低,北方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南方出现区域性甚至流域性缺水现象。同时,气候变化也是我国水土流失、生态退化和物种迁移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我国生态安全、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为加强我国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并将气候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报告提出政策建议:加强气候变化的风险研究;在长期规划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风险因素;将气候安全和气候变化风险管理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统筹考虑;启动重点生态功能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促进环境治理与气候治理协同增效势在必行。
以上两个报告分析评估了气候变化风险及碳排放的社会成本,指出了实现1.5℃温控目标的发展必由路径,并揭示了在投资、技术研发、新兴产业和能源转型方面发展的巨大潜力和机遇。能源的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报告也提出了警示和政策建议,以防范气候变化导致的各种风险,降低其带来的社会成本,应对转型中的阵痛和负面影响,推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煤控项目协调单位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高级顾问杨富强表示:“1.5℃温控目标意味着各国必须付出最大程度上的努力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挑战。中国在努力,同时国际社会也应该加强合作,进一步加大减排力度,以增加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注:本文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均不代表凤凰网国际智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