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近日下发了《关于开展涉酸企业排查整治“雷霆2018”专项行动的紧急通知》。通知称,由河北省环保厅、省公安厅和省人民检察院牵头组织,自6月18日起,在全省开展为期半年的涉酸企业排查整治“雷霆2018”专项行动,消除非法处置废酸带来的环境安全隐患。
逐一排查涉酸企业,对责令停产企业断水、断电、断气
据了解,此次专项行动的整治范围为全省所有生产、贮存、经销、使用工业酸和产生、(自行)利用处置废酸企业,
运输工业酸和废酸的企业,特别是2016年以来所有购买过工业酸的企业。
在排查重点上,通知要求各地逐一核查涉酸企业的规划、用地、立项、环评、施工许可、供水、供电、供气和
交通运输等手续;逐一核查生产、经销、购买工业酸和产生、(自行)利用处置废酸等情况;重点排查使用报废车、套牌车、改装车、走私车等运输废酸的违法行为。
河北省要求对排查整治中发现
问题隐患的企业和单位一律先停产、后整治,对责令停产企业必须立即实施断水、断电、断气措施,通过专业技术评估和部门联合验收后方可恢复生产;对发现涉嫌非法处置危险废物违法犯罪的,由检察机关监督指导环保、公安等部门依法移交移送和立案侦办。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5月17日,河北省环保厅、省公安厅、省人民检察院、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倾倒处置废酸等危险废物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明确了“雷霆2018”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对象,并公布举报受理电话,鼓励、保护群众积极举报环境污染违法犯罪活动、提供违法犯罪活动线索,对举报核查属实的将给予奖励。
各市废酸年利用、处置能力不得低于年使用工业酸量的2.5倍
处置能力不足,是涉酸企业非法倾倒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从根本上解决非法倾倒问题,河北要求各地一方面拓宽应急处置渠道,一方面加强废酸处置能力建设。
在拓宽应急处置渠道方面,河北要求各地以立即消除涉酸企业环境安全隐患为首要原则,废酸处置能力不足且无合法处理渠道的市,应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自行处理装置应急处置辖区废酸。参与应急利用、处置废酸的单位,应达到危险废物经营许可的有关要求,经当地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辖区应急处置工作;具体处置情况应在“河北省固体废物动态信息管理系统”上进行如实上报,以备执法人员核查。
在加快推进废酸处置能力建设方面,河北要求各市原则上废酸处理单位数量不得少于两家,年实际使用工业酸1000吨以下的市和定州、辛集市不得少于1家。各市废酸年利用、处置能力不得低于年使用工业酸量的2.5倍。据了解,自明年7月1日起,河北省将原则上禁止跨市转移、利用和处置废酸。
实施源头管控,停产企业暂停审批购酸申请
河北在“雷霆2018”涉酸企业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中,坚持多部门联合执法,实施源头管控。
其中,各地安监部门加强对工业酸生产、经销和使用单位的监管,发现工业酸产销企业无合法销售渠道的,应依法对其实施停业整治;环保部门对处置能力不足的市,在完成建设任务前,不得为产生废酸的建设项目办理新、改、扩建环评手续;各地公安部门对列入《易制毒化学品名录》的工业酸强化管理,收到有关部门责令废酸产生企业停业处罚决定通报后,在停业期间应依法暂停其购买工业酸的审批事项。
在专项行动中,河北还借助
第三方力量,聘请环保专家和审计机构逐一核查辖区废酸产生单位,对其生产经营活动记录、会计账簿和财税票据等进行审计,逐一精准掌握企业产生危险废物的种类和数量,及其与产品数量、产品单耗酸量、用水、用电、用气和再生酸量、铁红产生量等的数量关系,特别要核准自行处置的再生酸装置的实际生产能力。自今年8月10日,各市政府要逐月上报辖区内涉酸企业审计核查情况。
此外,加强技防措施,河北要求全省所有产生和自行利用、处置废酸的工业企业安装危险废物监控设施并联网,对未能如期完成安装联网工作的,不得为其颁发排污许可证,处置废酸试点单位不得准许其投入运行。
在为期半年的专项行动期间,河北加强协调调度,强化联合执法,采取专案专办、提级侦办、指定管辖等方式,确保涉酸企业排查整治和能力建设取得实效。
此外,对专项行动中逾期未报送相关材料、弄虚作假的,要公开通报批评所涉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工作推进缓慢、推诿扯皮贻误工作和逾期仍未完成废酸处置能力建设任务的,要依照规定实施责任追究。
河北省环保厅、省公安厅、省人民检察院适时对问题集中、事故频发、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地方,进行危险废物管理工作解剖式专项督察,严格追究所在地党委、政府及部门主要和分管负责人的责任。同时,采取通报批评、公开约谈、挂牌督办、区域限批等综合措施予以惩处,并计入对其环保工作的考核成绩。
废酸危害知多少?
硫酸、盐酸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在利用的同时,又产生大量的废酸。废酸是一种液体,偷排偷放和非法使用比较方便和隐蔽,废酸违法倾倒表面看到的仅是渗坑污染,实际上,其携带的有机物全渗入地下。因此,废酸对环境的污染远比表面看到的严重得多。
目前,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量仅占产生量的一小部分,大部分危险废物通过非法途径流失在环境中,也有很多被没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企业接收消纳。
此外,一些地方在危险废物处理的监管中存在问题。按法律规定,危废物须交予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处理,但处理成本高。一些企业不愿承受昂贵的处理成本,就以超低费用将危险废物私下转交给无资质的企业或个人,后者则通过偷排及非法倾倒等违法方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