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碳价调查:越来越重要的
市场,稳步增长的碳价,由中国碳
论坛、ICF 国际咨询公司、中创碳投、清华大学中国
碳市场研究中心、挪威环境局和荷兰
碳排放管理局联合开展的《2018年中国碳价调查》是2017年12月中国正式启动全国碳
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后项目组开展的首次市场调查。
本项目建立在2013年、2015年和2017年类似调查的基础之上。调查从2018年3月下旬持续到4月下旬,共获得317位利益相关者对中国未来碳价的预期。本调查展示了这些利益相关者总体的“最佳猜测”,虽然无法宣称具有代表性,但清楚反映了主要利益相关者对中国未来碳价的预期。本次中国碳价调查是2017年12月中国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后项目组开展的首次市场调查。该建设方案概述了中国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路线图,将碳市场建设工作划分为基础建设期、模拟运行期和深化完善期三个阶段,稳步推进碳市场建设工作。有关市场设计的重大决策将于今年(基础建设期)陆续出台,市场体系建设也将在未来三年内进一步完善,并将逐渐纳入其他行业。此外,当前国际社会正围绕落实《巴黎协定》的具体细则进行谈判,中国又将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职能调整到由新成立的生态环境部来承担。因此,本次调查的开展正值国内外对中国的气候行动愈发关注之际。
受访者
本调查共收到 317 份各行业专业人士的反馈,包括有关行业(67%)、咨询机构 (10%)、学术界 (6%)、
碳金融 (4%)、地方政府和研究机构(各占 3%)。其他受访者来自非政府组织 (NGO)、
碳交易所和行业协会。半数受访者已被纳入试点地区碳市场,或者有可能被纳入即将启动的全国碳市场。在2017 年、2015 年和2013 年的调查中,这类受访者分别仅占16%、18%和7%。大多数行业反馈通过行业协会向其成员分发调查获得,包括
电力行业给出的90 份反馈、
水泥行业给出的47 份反馈以及
有色金属行业(铝和铜)给出的46 份反馈。其余31 份行业反馈则通过项目合作伙伴网络收集。总体而言,尽管接受调查的行业受访者为加入碳市场所做的准备可能比未参与此次调查的行业受访者更加充分,行业协会的参与意味着相关偏差比之前的调查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