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5 08:55 来源: 生态环境部
补充数据 | 数值 | 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 | ||
合成氨分厂(或车间)1*2,3 | 1 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 | 0 | 1.1,1.2与1.3之和 | |
1.1 能源作为原材料产生的排放量(tCO2)*4 | 0 |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8)计算 | ||
1.1.1 能源作为原材料的投入量(t或万Nm3) | 无烟煤 | |||
烟煤 | ||||
褐煤 | ||||
天然气 | ||||
焦炉煤气 | ||||
……*5 | ||||
1.1.2 能源中含碳量(tC/t或tC/万Nm3) | 无烟煤 | |||
烟煤 | ||||
褐煤 | ||||
天然气 | ||||
焦炉煤气 | ||||
……*5 | ||||
1.1.3 碳产品或其他含碳输出物的产量(t或万Nm3)*6 | 产品1*7 | |||
产品2*7 | ||||
1.1.4 碳产品或其他含碳输出物含碳量(tC/t或tC/万Nm3) | 产品1*7 | |||
产品2*7 | ||||
1.2 消耗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4 | 0 |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3)计算 | ||
1.2.1 消耗电量(MWh) | 0 |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 | ||
1.2.1.1 电网电量(MWh) | 优先填报合成氨分厂计量数据;如计量数据不可获得,则按全厂比例拆分 | |||
1.2.1.2 自备电厂*8电量(MWh) | ||||
1.2.1.3 可再生能源电量(MWh) | ||||
1.2.1.4 余热电量(MWh) | ||||
1.2.2 对应的排放因子(tCO2/MWh) | 对应的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 | |||
n 电网购入电力和自备电厂供电对应的排放因子采用2015年全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0.6101tCO2/MWh | ||||
n 可再生能源、余热发电排放因子为0 | ||||
1.3 消耗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4 | 0 |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4)计算 | ||
1.3.1 消耗热量(GJ) | 消耗热量来源包括余热回收、蒸汽锅炉或自备电厂 | |||
1.3.2 对应的排放因子(tCO2/GJ) | 对应的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 | |||
n 余热回收排放因子为0 | ||||
n 如果是蒸汽锅炉供热,排放因子为锅炉排放量/锅炉供热量;如果是自备电厂,排放因子参考“自备电厂补充数据表”中的供热碳排放强度的计算方法;若数据不可得,采用0.11tCO2/GJ | ||||
2 合成氨产量(t) | n 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如生产日志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 | |||
n 其次选用报送统计局数据 | ||||
全部合成氨分厂(或车间)合计 | 3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 | 为各合成氨分厂(或车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总和 | ||
附:CO2回收利用数据 | ||||
合成氨分厂(或车间)1*2,3 | 4 CO2回收利用量(tCO2) | 供出合成氨分厂(或车间)核算边界的二氧化碳量,采用实际计量数据 | ||
5 CO2回收利用去向 | 请列明CO2回收利用去向,例如: | |||
n 用作化工原料 | ||||
n 用作食品级CO2 | ||||
n 用作焊接保护气 | ||||
n CO2驱替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等 | ||||
n 地质储存 | ||||
其他利用方式,请具体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