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 节能环保从1.0时代到4.0时代的演化史

2019-1-27 17:17 来源: 创新国际合作联盟 |作者: 李向群

3.0时代:产融结合的集团化时代




2.0时代产业化趋势存在明显的缺点,即高度依赖投资拉动。由于商业模式设计的需要,后端产业依赖于前端投资规模。而且由于相互的竞争关系,后端产业很难在行业内快速扩张复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产融结合的模式在近两年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就意味着3.0时代的逐步到来。

目前,我们国家的环保产业化进程就处在3.0时代。为了解决2.0时代的缺陷,不少公司开始尝试借助金融力量来解决投资资金问题。典型的做法是成立产业基金,由主体企业出资10%作为劣后,其他资金由GP负责募集。项目的获取或者资金来源从原来的企业投资部门,转向产业基金来完成,环保项目逐步走向投运分离模式(但实际上,项目的控制权仍然在企业手中)。

在这个阶段,基金、融资租赁等金融模式获得2.0时代的强者青睐,几乎所有的2.0时代产业集团,包括部分具有良好融资渠道的上市公司,都纷纷成立或深度参与产业基金,形成产融互动的良好局面。

本质上来说,3.0时代强烈的金融色彩,是2.0时代的延伸。金融板块的介入,是对投资环节的强化,属于投资环节的纵向一体化。这一时期环保企业的产业化形态丰富多彩,已经开始跨出传统环保产业的范畴,进入金融领域,形成了更加强烈的产业控制力度。

这样,环保产业化的竞争趋势就呈现了三个层次:实现深度产业化的企业开始实施产融结合的跨界——处于3.0时代;实现价值链基本形态产业化的企业正在强化自身的商业模式设计——处于2.0时代;而还有相当一大部分企业仍然依靠于工程或者设备制造等单点盈利——处于1.0时代。同样属于环保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发展差距非常巨大,这也是环保行业的一大特征,后进入者,包括目前业务形态停留在1.0时代的企业处于不利地位。(环保产业越来越多地与资本相结合,进入产融结合,双轮驱动的新时代。)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