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
碳市场能力建设青岛中心”(以下简称青岛中心)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国际合作中心、青岛市发改委共同指导下于2017年3月成立。青岛中心将依托自身学科发展和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支持的优势,立足青岛、服务
山东、辐射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组建和强化地方性
政策研究和碳市场能力建设团队,开展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低碳政策标准制定规划、低碳技术咨询、国际交流合作、碳市场能力建设及交易服务五个方面的工作。
青岛中心将整合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省
化工研究院的资源优势,具有国家级锅炉测试资质、山东省能源审计资质、山东省清洁生产资质、山东省
节能评估资质、青岛市节能量审核资质、青岛市节能监测资质、化工产品监测认定CMA、CAL 、CNAS检测资质、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乙级资质(山东省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危险品鉴别与化学品物理危险性检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乙级资质、环境检测资质、安全标准化诊断与评审、安全培训机构二级资质、工程设计及安全评价纸质、环境评价资质等环境、能源、安全方面的各种资质。
中心将协同气候变迁与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创新中心青岛分中心、山东省化工研究院、青岛市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国家和青岛市的能源环境研究平台,开展能源战略与规划、市场化机制研究、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能源环境安全咨询评价等工作。具体在能源环境领域从政策研究、机制研究、制度设计、到效果跟踪评价方面开展政策型智力支持,并从具体技术方面如咨询规划、技术开发、协同创新、合作交流、审核评价等方面开展具体的业务;在山东省化工研究院的支持下从事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和化工仪器仪表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以及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危险品鉴别与化学品物理危险性检测服务、建设项目环境检测与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安全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安全培训、企业安全标准化诊断与达标评审、安全“双体系”辅导、化工设计、化工信息服务等技术服务。
(1)开展碳市场能力建设工作
2017年12月
电力行业配额分配的启动,标着着我国碳市场工作正式启动。按照国家对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工作部署,按照先易后难、先局部后全面的工作思路,2020年将开展电力、
航空、
水泥、化工等8大行业的碳市场交易工作。
受控企业。目前,受控企业只是被动式的完成相关政府部门交代的配合核查核算工作,企业内部并未建立起碳排放管理体系,企业内部缺少大量的碳市场运作机制及碳排放核算要求的专业性人才。在缺少
第三方核查机构帮助条件下,几乎不能独立完成核算工作,这与国家要求企业能够独立自主完成碳排放核算工作要求相差甚远,故企业有继续提高碳市场专业能力知识的需求。
地方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机构改革,碳市场工作由国家发改委整体划转到国家生态环境部,地方将有发改委划转到环保局,环境保护系统内工作人员对碳排放核算核查、
碳资产管理、
碳交易市场方面未有深刻认识,故对环保系统内人员开展碳市场方面培训,也是做好地方碳市场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
(2)开展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研究工作
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将紧紧围绕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中的关键
问题展开研究攻关,为绿色发展、资源环境主管部门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绿色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理提供科学研究支撑。将“中心”打造成为运转高效的市发展和改革委工作支撑平台和可靠的决策智库,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区域性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研究基地。
该中心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制度和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规划、制度和政策;促进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保障能源安全的制度和政策;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制度和政策;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制度和政策;推进节能
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制度和对策;节能低碳技术及环境修复技术。
(3)开展“一企一策”工作(能源、环境、安全、碳排放)
中心将依托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省化工研究院的学科及技术优势,联合国家环科院、神雾集团、中电国际等单位,针对企业特点与行业特点,对重点行业选择重点用能单位或污染物排放重点监察单位开展联合诊断。在能源审计、清洁生产、污染物监测、技术咨询、资金支持等方面开展工作,有效提升企业对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方面的管理水平,提供在能源、环境、安全方面的技术咨询,对节能技术、减排技术、环境监测、污染物治理、安全培训、安全诊断等具体业务提供企业现状的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彻底解决企业面临的能源环境安全
难题。使得企业的能效水平、污染物排放水平、安全管控水平得以提升,促进我市企业在行业中更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4)开展大气污染物分析及污染源跟踪工作
大气环境是社会发展的核心。据统计,2016年我国发生重度污染2464天次,产业结构以传统行业为主,能源消耗大、污染物控制难度大。当前空气污染形势严峻,主要存在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落后、监测能力不足、缺少检测实时化、信息化、数据化、平台化等问题。为推动环保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我校与中科院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同研制的污染源检测设备及系统已经在深圳市展开应用,采用基于物联网的三网融合(互联网、物联网、手机互联网)便携式大气环保监控系统来实时检测大气情况,为有效预防及改善大气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针对大气污染治理的现状,可配合开展以下研究性工作:①大气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高时间分辨率演变特征研究;②OVOCs 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及与城市功能区分布关联研究;③OVOCs 污染光化学非线性来源解析方法构建与应用;④OVOCs 组分和来源对臭氧生成的影响评估。
利用课题组设计开发的三网融合便携式大气环境监控系统,实现对大气实时监测。通过实施监测,提供准确的环境数据,采用自主模式或远程监控模式开展环境检测任务,及时发现并改善大气质量,实现对大气环境监控的智能化。相比传统的大气监测方式,减少了人力及时间消耗,检测过程简单,时效性强,可随时掌握污染物情况及来源情况。能有效提高我省(市)环境质量的综合竞争力,使我省空气质量检测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空气质量的源头治理,精准治理提供重要依据,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平台,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