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8-20 02:30 来源: 中国碳交易网
传统能源是相对对于新能源、非常规能源而言的能源分类,一般将在现阶段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人们已经广泛使用、技术上比较成熟,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尤其是生物化石燃料能源归类为传统能源,亦称常规能源。传统能源企业是主要从事传统能源生产、加工、销售等经营业务的经济实体,在我国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企业。其中,石油企业是以石油、天然气等生物石燃料的勘探、开发、储运、炼制和销售为主营业务,并生产和加工不可再生能源的工业企业。传统能源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却也带来了巨大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据中国碳交易网了解到,发展绿色经济,转变传统能源企业经营理念,实现企业经营模式的绿色转型,推动石油等传统能源企业产业升级,对企业自身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及经济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能源企业应树立低碳意识,建立低碳思维。据易碳家了解到,对于现在能源经济的前景,乐观主义者认为“我们永远可以指望有某种新的技术或者燃料及时的出现来保持能源的现状,并且让我们像过去一样的继续生活、工作和消费”。然而,在充满各种风险的现实面前,这种信心动摇了。我们必须彻底的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不仅要重新考虑我们生产能源的方法,而却还要考虑我们使用能源的方法。因此,石油企业在低碳转型中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低碳发展意识,将企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相结合,通过弘扬节能减排新理念、提倡低碳消费新文化、树立“绿色服务”和“绿色产品”意识,建立企业的低碳思维图式;在总体战略层次上,要确立企业低碳发展的宏观战略与长期规划,建立相对应的节能减排制度,用制度来保证和监督低碳环保措施的落实。
据中国碳交易网了解到,传统能源企业应加大低碳技术研发力度。传统能源的低碳化、清洁化、高效化利用要依靠科学创新。传统能源企业实现低碳经济转型,途径主要有三个:1、提高能源利用率;2、使用低碳燃料;3、碳隔离。
我国传统能源企业应重点加强二氧化碳捕获、储存于利用技术的研发,有针对性地发展低碳能源技术;还应加强油气资源的低碳、高附加值转化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多联产设施,提高资源和能源综合利用率。
传统能源企业应加大发展清洁能源及新能源力度。据中国碳交易网了解到,我国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远景地质储量达64万亿m³,已探明天然气储量达6.34万亿m³,2012年国内天然气产量1077亿m³。此外,我国在可燃冰和页岩气领域的资源蕴藏亦十分丰富。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地带,据粗略计算,其资源分别为64.97万亿m³、3.38万亿m³.12.5万亿m³和2.8万亿m³,仅南海北部陆坡的可燃冰资源量就达185亿t油当量,相当于南海深水勘探已探明油气地质储备的6倍。而且全球可燃冰总储量达10万亿t,以目前每年消耗的能量来说,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的能源需求。我国陆域页岩气地质资源为134.42亿万m³,可采资源为25.08万亿m³(不含青藏区),与常规天然气资源相当。页岩气“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6000亿m³,可采储量2000亿m³,实现产量65亿m³;2020年力争达到页岩气年开采量为600亿~1000亿m³,如果至2020年我国页岩气年产量能够达到1000亿m³以上,页岩气就有希望改变我国油气资源开发格局,并成为我国能源的重要支柱。可想而知,它的开发潜力是巨大的。
但是在目前新能源还不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的情况下,天然气能有效的充当能源过度的“桥梁”,它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传统能源企业应构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建设碳交易、排污权交易以及其它环保能源权益交易市场也是一次综合性的重大机制创新,要主动顺应“运用市场机制推进节能减排”的国际主流趋势,积极推进交易平台的建设,开展碳市场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全球范围内对低碳经济的关注,为传统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易碳家认为,传统能源企业应当抓住机遇,将低碳经济和企业自身的发展紧密结合,加大核心低碳技术攻关力度,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提升低碳经济发展实力,实现生产运营方式转变和产品服务市场的低碳转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