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超低排放 推动绿色发展 让绿色成为安阳发展的“生命色”

2019-4-19 11:58 来源: 中国环境报


曾经的河南省安阳市,PM2.5频频爆表,雾霾轮番来袭,2014年被环境保护部挂牌督办。

面对传统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大、重工业偏重的历史遗留问题,如何实现大幅度减排目标?安阳市痛下决心,决定把深度治理与产业转型作为绿色发展的宗旨。

探索和实践是煎熬、痛苦的,面对外界的拷问,安阳市委、市政府压力叠加、负重前行。作为安阳市,不得不去突围瓶颈,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绿色之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安阳市的工业污染物排放问题,安阳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各部门有关负责人员到管理较为先进的城市和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学习,最终确立了在全市24个行业实行超低排放深度治理升级改造路线图,按照“寻标、对标、保标、夺标”的高标准治理路径,坚持标本兼治,持续强化工业污染减排措施,关停一批高污染、高排放的行业企业,全面开展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提标治理,不断推动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厉的问责治理大气污染。

多措并举,力争破解历史困局

安阳市是个传统重工业城市。依托交通区位和资源优势,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钢铁、水泥、焦化、铁合金和铸造业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当时的安阳市成为了工业重镇。至本世纪初,安阳市已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28家,其中,钢铁、水泥、煤化工占比较大,钢铁产能占河南省的70%以上,煤化工和水泥产量在全省占到1/5,铁合金和铸造业占河南省的2/3强。

“烟囱”粗放发展带来的巨大产能,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却也给安阳市整体环境质量改善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大气污染形势凸显,环境问题集中爆发。党的十八大后,污染治理被提到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引起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重视。

治理大气污染,首当其冲就是减少污染物排放量。而生态环境家底薄、排放量大是安阳发展至今的基本市情。据数据统计,安阳1个城市的排放量,占全省的1/10以上。这座城市在发展与污染的冲突中,面临着重工业围城的现实困局:

主城区,分布着安钢、电厂、安彩、卷烟厂等大型企业;市区西部,又有数以百计的冶金、水泥、铸造、煤化工企业;市区南部,食品、化工、医药等工业园正在扩展,对城市形成“十面霾伏”的重重包围圈。

要将如此大量的重工业排放降下来,压力巨大,要通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弥补几十年发展遗留下来的突出问题,谈何容易?环保投入将是必须面临的一大考验,仅靠财政是几乎难以完成的。

气象条件也对污染扩散极为不利。安阳市是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地处河南、河北山西3省交界,背靠茫茫太行山脉,大气环流受阻,传输扩散条件差,尤其进入冬季,极易形成静稳天气,主城区的污染物难以扩散。

一方面是工业围城,另一方面是“簸箕”地形,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进入冬季安阳市极易成为污染物聚而不散洼地。前些年,即使在排放管控最严格的日子里,依然出现PM2.5爆表,不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物排放突出问题,安阳市的工业企业将面临生死存亡的边缘。

如何破解难题

痛定思痛,刮骨疗毒、断腕治理,坚决向污染宣战。为了给安阳市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必须放弃眼前固有的利益,安阳市党委、政府和各级各有关部门上下一条心,决定在24个行业实行最为严格的超低排放深度治理升级改造路线图,让污染物减到目标最低,治理技术标准赶超国际一流。

在安阳市工业企业超低排放深度治理推进会上,各县(市)区政府向市政府递交了目标责任书,各县(市)区与乡镇、企业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责任书也是“军令状”,要求层层有人抓、项目有人管、工期有人盯的“大治理”格局。

根据深度治理方案的部署要求,主管工业的副市长牵头,安阳市工信委、安阳市环保局(现市生态环境局)强化监管执法,督促重点行业实施特别排放限值提标改造、无组织排放及VOCs治理,对工业企业逐个专项“诊治”。污染物治理不达标的企业,被逐项登记、建立清单、限期整改。各县(市)区政府实行属地监管责任,对每个企业进行主场监管,督促企业持续提升污染物治理水平。

2017年2月3日,新春的氛围还未散去,来自清华大学的15位国家环保专家便来到洹水之滨,共商安阳市大气污染治理方案:

《安阳市2017年持续打好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供暖、扬尘治理等14个专项攻坚方案出台;《安阳市2017年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办法》《重点环境问题挂牌督办管理办法(试行)》和《安阳市大气污染防治行政负责人责任追究办法》出台。

从目标任务到组织实施,从考核评价到督查问责,一套分解安阳市大气污染防治各流程的“组合拳”初步形成。市政府邀请北京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专家,对全市污染较重的钢铁、焦化、水泥等8个行业的76家企业,“一厂一策”量身打造治理方案。

全市取缔整治“散乱污”企业3342家,实现动态清零;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三治本、三治标”工作,不断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安阳市主要领导百余次直接带队到企业召开现场观摩会、推进治理会。每天,深度治理项目建设进度的照片都会发到工作群,每周总结,每月向社会通报,项目进度直接在媒体上曝光。

针对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占比高,产业结构大气污染物突出的问题,安阳市不等不靠,实施最严格的环保标准,倒逼产业加快结构转型升级,工业污染物排放速度明显递减。一批高污染、高排放的行业企业被逐步淘汰、关停,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提标治理全面开展,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不断推动。

深度治理,瞄准环保高标准

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关键是工业企业的治理标准和治理水平。安阳谋划在加快转型升级的同时,实现工业企业超低排放深度治理。

早在2016年开始,安阳市委、市政府就多次组织人员到先进城市和企业实地考察、调研学习,并聘请国内相关领域的顶级专家,为安阳市“把脉问诊”。

市委书记李公乐、市长靳磊对工业污染防治高度重视,多次带队现场调研,提出“瞄准国际国内环保最先进水平,开展深度治理”的总体思路和蓝图。

2018年春节刚过,清华大学烟气污染控制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大学、北京冶金工业研究院等专家团队来到安阳,对全市重点行业的生产工艺装备和治污设施水平进行现场调研,3次与企业代表面对面讨论,在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安阳市2018年工业企业超低排放深度治理实施方案》和《安阳市2018年工业超低排放深度治理技术路线指导意见》出台。

此方案和“技术路线图”,不仅为安阳市钢铁、焦化、水泥、有色金属、铁合金、建材、医药、铸造等24个行业全部制定了超低排放标准,而且瞄准国内先进的环保技术,力争实现超低排放。

籍此,安阳市拉开了对全市工业企业深度治理的大幕:

按照“属地负责、一企一策、绿色调度、精准管控”原则,进行“寻标、对标、保标、夺标”超低排放深度治理。对无法满足深度治理要求的高污染、高排放工业企业,坚决淘汰,确保淘汰一批、转型一批、提升一批,持续推动相关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提标治理现有企业。全市641家重点企业实施了“一企一策”深度治理项目2405个,总投资46亿多元,目前竣工338家,完成投资29亿元,其余治理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35家企业完成特别排放限值提标改造,327家涉VOCs企业完成治理,31家企业无组织排放得到治理。

——调整产业结构。完善“1+6”转型发展攻坚政策体系,加快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等4个千亿级主导产业,2018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2家。调整钢铁、煤化工和铁合金产业布局,出台企业搬迁入园、退城进园方案和政策,着力优化城市产业布局。

——调整能源结构。全市煤炭消费总量由2016年的3011万吨下降到2017年的2333万吨,削减22.5%;市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85.1%,完成“双替代”25.2万户,市区禁燃区及周边3公里范围内实现“无燃煤区”,拆改养殖场燃煤锅炉1876家。

——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制订“公转铁”方案,大力发展铁路货运和多式联运,3183辆(累计23517辆)黄标车老旧车被淘汰,西北绕城高速、东北外环项目建成通车,有效缓解了市区过境重卡的尾气和扬尘污染。

——谋划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方案。2018年,安阳市实施了“两廊、两河、三园、十游园”和道路绿化等绿化项目建设,完成130个园林绿化项目,新增绿地2.69万亩,营造林19万亩,实施太行山绿化9万亩、平原林网提升20万亩,新建扩建现代农业园区暨都市生态农业园区30个。

——建筑工地扬尘防治纳入征信系统。全市652个施工工地按照“八个百分之百”标准逐个验收,凡治理不到位者停工整改,并列入“黑名单”,其项目招标、金融授信、交通出行都将受到限制。

——严格控制重卡车辆进出市区。利用物流园区在全省率先实现绿色配送,大大减少了尾气和运输扬尘污染;划定了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区,对1888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实现有效监管。

每一微克污染物浓度的下降,每一个优良天气的增加,都凝聚着市委、市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和全市上下的艰辛努力。

——牵住污染的“牛鼻子”。安阳市推行“一长三员”五级网格管理全覆盖,实行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运行机制、问责办法,建成基层网格11448个;对施工工地实行“三员”管理,重点工业企业采取“四员”监督,层层落实监管责任。对问题突出、工作不力的县(市)区政府或部门,实行约谈、挂牌督办、区域限批,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防止污染“死灰复燃”。全市成立公安、环保联合执法队,开展环境执法“亮剑行动”、秋冬季错峰生产及重污染天气应对大检查,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责任。2018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下达行政处罚决定709件,移交公安机关行政拘留案件12件,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两件,依法罚款3999万余元。

——治理达标企业错峰生产。在秋冬季实施绿色环保调度机制,对151家超低排放达标的企业予以放宽或豁免管控。此举一出,极大调动了企业由被动治理转向主动提标的积极性:“只要有好的技术路线图,我们迫切想上马治理。”

负重前行,治污攻坚在路上

2016年~2018年,安阳市共投入资金100多亿元,实施工业深度治理项目2697个;大力创建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绿色配送示范城市、北方清洁取暖试点城市。

安阳钢铁集团是省属国有企业,历经60余年的发展,拥有1000万吨钢的生产规模。从2014年至今,这家位于主城区的大型钢铁企业,一举一动都关乎到安阳市的空气质量。安钢如果停下来,几万职工的饭碗难保;安钢如果生产,全市的污染物明显加重。就排放问题,安阳市委、市政府多次要求安钢顾全大局、从严做起,带头落实责任、当好示范,更加高效地做好环保文章。

为使环境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共赢,安钢先后投入38亿元建设一批环保提升项目。仅2017年,安钢就一次性投入30亿元,集中启动了涵盖六大板块、覆盖全流程的环保提升建设项目。此举一出,安钢在线日排放量由2017年的19吨降到10吨,减排47%以上,在全市排放占比由2017年的26.4%,下降到2018年的17.5%,下降了9个百分点。如今,安钢集团正打造国家4A级工业旅游景区,2018年被国家评为绿色发展企业。

治污过程,也是环境意识嬗变的过程。

利源焦化集团,是安阳市一家民营企业,也是当地纳税大户。近年,利源焦化集团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由传统煤化工向新型煤化工跨越,走实业加资本之路”的发展战略,先后投资15亿元,同时开工建设7个转型升级项目。2018年,根据安阳市委、市政府“一企一策”深度治理方案,利源焦化集团同期开工了2×140T干熄焦、电厂燃气轮机脱硝、环保视频监控、富氢尾气PSA提氢、异味及挥发性有机物收集集中处理项目、工业废水深度处理项目等9个环保项目,当年环保投资就达7亿多元。

2019年4月1日,在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暨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通报了2018年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情况,安阳市大气、水、土壤3项工作均被评为优秀。全省仅有两个城市被评为3项全优,安阳为其中之一。

2018年以来,安阳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民治污,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加强工业企业提标治理;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2家,对342家工业企业完成深度治理;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市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5.1%,完成“电代煤、气代煤”11.17万户;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推进用地结构调整、强化扬尘防治、机动车污染治理、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

——在水环境攻坚方面,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黑臭水体治理,对15个黑臭水体完成整治;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196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强化饮用水水源地和地下水保护,对流域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在土壤环境攻坚方面,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完成全面排查工作;积极推进重点区域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试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等工作。

2018年,对于安阳市是不平凡的一年——

PM2.5、PM10、优良天数指标实现“一增两降”,全年综合指数下降幅度名列全省第一,NO2年均值下降幅度全省第一,O3年均值下降幅度全省第一。

但是,由于安阳市的环境历史欠账多,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企业深度治理项目进度还在继续,在全国城市排名中仍然很不理想。

治污攻坚正在路上,多重挑战仍然存在,来不得须臾懈怠。

对标全面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安阳市的工业排放总量仍是最拖后腿的短板。2019年,安阳市委、市政府更加明确了绿色发展长远目标,坚持标本兼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钢铁企业深度整合,焦化行业提标治理,市区内162家重点污染企业全部“退城入园”。

目前,安阳市通过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全年新签约的345亿元以上项目中,绿色工业主导产业项目占比达到52.75%;新开工的254亿元以上项目中,绿色工业主导产业项目占比达到57.48%;投资额亿元以上且当年签约并开工的227个项目中,绿色工业主导产业项目占比达到56.83%。

面对困难和压力,安阳人决心发扬红旗渠的匠人精神,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探索出一条属于安阳的绿色发展之路。

刘俊超

安阳市委书记李公乐深入企业调研环保工作。

安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靳磊到安阳市生态环境局指导工作。

安阳市环境监察人员对企业进行执法检查。

安钢集团烧结脱硫脱硝工程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