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全球能源与二氧化碳现状2018》报告指出,2018年强劲的经济增长和旺盛的供暖制冷需求推动了全球能源消费需求增加了2.3%,创下近10年来最大增幅,几乎是2010年以来平均增幅的两倍。其中,推动增长的最大驱动力依旧是化石能源,提供了近70%的需求增量,其次是可再生能源提供了近25%增量,其余来自核能。同期,全球能效改善速率持续放缓,能源强度仅下降1.3%,这是连续第三年放缓。受上述能源需求增加和能效提升减缓的影响,全球能源相关的CO2排放量强劲增长1.7%至331亿吨,创历史新高,连续第二年增长。报告系统分析了不同能源资源需求变化和相关的CO2排放情况,主要内容如下:
1、石油
2018年,全球石油需求持续增长,但受到油价上涨的影响,全球石油需求增幅放缓,同比增长1.3%至130万桶/日,低于2017年增长水平(150万桶/日)。需求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全球
石化行业需求旺盛。其中大部分的需求增长来自美国、中国和印度三个国家。美国增幅最大,为54万桶/日,主要是石化行业、工业和
交通运输行业需求强劲所致。其次是中国,需求增长了44.5万桶/日,低于2017年水平,归因于中国政府大力推行清洁能源发展和空气污染治理环境
政策,尤其是环境政策降低了柴油需求增长。印度的石油需求在2018年增长了5%,同样低于2017年的增长水平,主要原因包括印度政府上调了汽油消费税、不断出台减少运输燃料消费的相关措施以应对空气污染
问题、以及货币贬值油价上涨等。日本的石油需求继续萎缩,主要原因包括:工业和运输领域能源效率的持续提升,且随着四个核反应堆自2011年福岛第一核事故以来重新启用,用于发电的石油数量不断减少。韩国的石油需求也在减少,主要是韩国政府大力推进
电力行业的气代油(天然气替代石油)发展。
受到经济不景气和物价上涨影响,欧洲石油需求依然停滞不前。其中德国的石油需求大幅下降,2018年下降了13.5万桶/日。由于俄罗斯石油需求反弹,欧亚大陆的石油需求强劲增长,而单就俄罗斯一国的增幅就占到欧亚大陆的80%以上。2018年中东地区石油需求大幅下降,主要原因包括沙特阿拉伯价格改革、电力部门转向天然气等。在非洲,由于南非低迷的经济和埃及政府大力发展天然气,使得2018年非洲石油需求增长受到了限制。拉丁美洲的石油需求深受到阿根廷、委内瑞拉和巴西经济困难的影响。其中巴西的石油需求在2017年恢复了温和的增长,因为经济从深度衰退中复苏。受到国内生产总值下降,阿根廷的石油需求在2018年大幅下滑,类似情况也出现在了委内瑞拉。
2、天然气
受到能源需求增长和全球煤改气步伐加快影响,2018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长了1700亿立方米,同比增幅4.6%,创下2010年以来的最大增幅,也是自2017年增长3%之后连续第二年强劲增长。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美国和中国,两国合计贡献了全球近70%的天然气增量。美国是2018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长的最大推动者,消费需求增加了800亿立方米,较2017年增长了10.5%,是自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最高的增长速度,相当于2018年英国天然气的消费总量。同期,中国天然气消费增长了近18%,即420亿立方米,是实施“十三五计划(2016-2020年)”以来最快的增速,主要原因是中国实施的“打赢蓝天保卫战”政策驱使燃煤锅炉的加速淘汰、煤改气的步伐加快。由于上述强劲增长,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
中东和北非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通过开发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技术从而减少发电用油量,推动了天然气消费的增长。2018年俄罗斯天然气消费量连续第三年增长,主要来源于发电需求的强劲增长(因为燃煤发电量略有下降)。在经历了过去两年的连续增长后,2018年欧洲天然气消费量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天然气消费对于天气的高度敏感性,虽然2018年第一季度出现了寒流,但2018年温暖的第四季度减少了取暖用天然气的消费。
3、煤炭
2018年全球煤炭需求增长0.7%,即40亿吨,连续第二年增长。尽管需求连续增长,但煤炭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占比继续缓慢下降。煤炭仍然是最大的电力来源和第二大一次能源。煤炭消费重心继续向亚洲转移,增长仅发生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如中国、印度等,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电力需求增加。尽管非煤电来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快速扩张,2018年中国煤电发电量依旧增长了5.3%。2018年印度经济强劲增长7%,推动了本国煤炭需求强劲增长5%,特别是发电和
钢铁生产煤炭需求量极为旺盛。
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煤炭使用量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发电量增加和发电对煤炭的依赖。在日本和韩国,2018年煤炭需求略有下降,这与2017年需求的大幅增长有所变化。在欧洲和北美,煤炭需求持续下降,归因于淘汰煤炭的环境政策、更经济的可再生能源以及美国天然气供应充足。在欧洲,煤炭需求继续下降,2018年下降2.6%,主要原因是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加。在美国,煤炭工业继续呈现萎缩态势。尽管当前政府支持复兴煤炭产业和电力需求的增加,然而廉价、充足的天然气供应、可再生能源的持续扩张以及燃煤电厂的老化等因素都促成了煤炭长期结构性衰退的趋势。
尽管2018年天然气价格上涨了,但2018年煤炭使用量依旧下降了4%以上,而天然气需求却增长了10%以上。这标志着自页岩革命开始以来,首次出现在天然气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天然气增长而煤炭下降。
4、可再生能源
2018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需求增长了4%,占到全球能源需求增量约四分之一,仅次于天然气。电力行业在可再生能源增长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2018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了7%(+450 TWh),使得可再生能源在全球发总电量中的占比超过了25%,仅次于煤炭。太阳能光伏、水电和风电分别占到增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余大部分是生物能源。
就国家而言,中国占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量的40%以上,其次是欧洲,占25%。美国和印度合计贡献了另外13%的增量。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在2018年增加44 GW,低于2017年的53 GW,主要原因是中国政府出台“531新政”抑制光伏无序增长扩张。在美国和印度,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年增量与2017年水平相当,而欧洲地区光伏自2015年以来首次恢复增长。中国的风电装机增量从2017年的15 GW增加到2018年的20 GW,主要原因是政府解除了部分省份风电红色预警。在欧洲,2018年的风电装机增量少于2017年。同期,美国风电
市场呈现缓慢反弹。受益于拉丁美洲和中国水电装机的增长,全球水电装机增量在2018年上涨3%。在2017年达到创纪录水平之后,美国的水力发电在2018年恢复到正常增长水平。总体而言,水电仍然是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占可再生能源所有电力供应的60%左右。其他可再生能源电力增长了7%,主要是生物能源。地热发电主要在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和美国有所增加。在交通运输方面,全球生物燃料产量在2018年增长了6%。由于国际食糖价格下跌,巴西的乙醇产量增长了12%。由于丰富的玉米作物和国内乙醇设施的高产能利用率,美国的生物乙醇产量在2018年继续增长。得益于政府在全国全面推广和使用乙醇汽油,中国的生物乙醇产量增长了24%。就供暖制冷领域而言,生物质热能依旧是最大的可再生热源、其次是太阳能热能,主要用于建筑物。
5、电力
2018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900 TWh,同比增长4%,是同期全球能源需求增幅的2倍,创下2010年以来的最大增幅。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一起贡献了大部分的电力需求增量。同期,燃煤和燃气发电厂的发电量也大幅增加,使得电力行业二氧化
碳排放量增长到了130亿吨,同比增幅2.5%。去年电力需求增长的五分之一可归因于天气状况:去年夏天是有史以来第四个最热的年份,炎热的夏季导致空调用电量大幅增长;同样,北美地区异常寒冷的冬天也导致供暖用电需求大幅增加。
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电力市场,2018年两国电力需求增量合计占全球需求增长的70%。其中中国电力需求增长了8.5%,显著高于近几年增幅,主要原因是工业部门(钢铁、
水泥生产)和住宅电力需求强劲。在美国,在保持过去几年稳定后,2018年电力需求增长了近4%,达到创纪录的近4 000 TWh,占全球电力消费总量的17%,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炎热夏季和寒冷冬天增加了建筑物的电力需求。受到空调电力需求旺盛和电气化水平提升的影响,印度的电力需求增长约65 TWh,同比增长5.4%。过去两年里,印度完成了所有乡村的电气
化工作,乡村电力服务范围已经扩展到约3000万人。其他发达经济体电力需求增长相对较乏力,欧洲和日本增长不到1%,而澳大利亚则出现了下降情况。
2018年,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量449 TWh,同比增长7%,占全球新增发电量的近一半(45%),使其在全球电力构成中的份额达到26%的历史新高。2018年许多国家可再生能源获得创纪录的发展,例如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首次超过燃煤发电。在英国,可再生能源电力达到了总发电量的35%,创历史新高。太阳能光伏、水电和风电各占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的30%,其余大部分为生物质发电。核能发电量增加了3.3%,即90 TWh。尽管低碳能源发电量有所增加,但2018年燃煤和燃气发电也同样增长。2018年煤炭是新增发电量的最大来源,占新增发电量的26%,其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为38%,依旧是最大的发电来源。煤炭发电量增幅最高的是中国,其次是印度,他们显著的增长抵消了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减少。
6、能效
2018年,全球能源效率持续改善,能源强度较2017年下降1.3%。虽然能效得到改善,但其改善的速率一直在减缓,从2015年近3%的高位下降到2017年的1.9%,到2018年又再次下降,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减缓,归因于新能效政策出台缓慢(能效政策的覆盖面增长缓慢)和现有政策严格程度降低。
当前,强制性的能源效率政策仅覆盖终端能源消费领域的约三分之一,2018年加强现有能源效率政策的工作仍然薄弱。财政激励、市场工具、信息和能力建设等政策措施的进展也非常有限。许多国家通过向公用事业部门设定强制义务来实现
节能目标,从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然而从世界范围看这些目标自2014年以来就没有发生变化。
全球能源效率的改变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欧洲和印度2018年能源效率的改善均有所提高,分别提升了1.6%和3%以上。但世界其他地区却显著放缓,决定了2018年全球能效改善水平降低。中国能效改善了2.9%,是自2011年以来中国能源效率增长最慢的一年。由于冬季和夏季气温带来的异常高天然气消耗量,使得2018年美国能源强度增长了0.8%。
7、CO2排放
受到能源需求增长和能效改善趋缓的影响,2018年全球能源相关的CO2排放增长了5.6亿吨,同比增幅1.7%,达到331亿吨,创下历史新高。增长的排放量相当于全球
航空业总排放量。
在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2.5%(即2.3亿吨),达到9.5亿吨。在美国,2017年的
减排态势发生扭转,2018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3.1%。尽管如此,美国的排放量仍然保持在1990年左右的水平,比2000年的峰值少8亿吨。印度的排放量增加了4.8%,即1.05亿吨。尽管如此,印度的人均排放量仍然很低,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40%。整个欧洲的排放量下降了1.3%,即5000万吨。由于石油和煤炭使用量急剧下降,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扩张,德国的排放量下降了4.5%。类似情况也出现在英国,2018年英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连续第六年下降,达到188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法国的排放量也大幅下降,主因是政府大力发展水电站和核电站。随着能效提升和核电站重启,日本的排放量连续第五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