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目标途径与节能减排一致
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正式概念提出,起源于2003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此后,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厘会议的路线图中被进一步肯定。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后,随着美国奥巴马政府将低碳经济与经济拯救联系起来,发达国家纷纷部署和实施低碳经济战略,从而使低碳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气候变暖的影响为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个核心理念和目标的指导下组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通过产业、能源和生活消费等低碳化转型,降低经济发展中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产业的低碳化转型包括4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低碳化的产业结构,主要手段是大力发展相对低碳的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二是形成低碳化的生产和流通过程,通过清洁生产、能量的梯次利用、使用低碳能源等手段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
碳排放;三是设计生产(或提供)在消费过程中碳排放较少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产品和服务的低碳化;四是大力发展为低碳化发展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的新兴产业,如碳
排放权交易、低碳能源技术研发及推广、森林
碳汇等。
能源的低碳化转型就是改善以高碳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结构,提高低碳能源特别是零碳能源(太阳能、风能等)占总能源消耗的比重。生活消费的低碳化转型包括大力发展和推广低碳建筑、低碳
交通、低碳生活方式等内容。
低碳经济的目标和途径与中国正在推行的
节能减排是一致的。因此,对我国来讲,低碳经济并非一个新的、额外的努力,而是对
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工作以及国家能源和环境
政策的深入和拓展。
目前,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的中国主动承担了
碳减排责任,明确提出了碳减排的强度指标和森林碳汇增加指标,并开始从加强规划引导,完善扶持政策,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环保建设,组织开展循环经济及低碳经济试点,建立健全科技、统计、信息支撑体系等方面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上海、保定、南昌等城市已先行制定了低碳经济发展规划,率先成为低碳经济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