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日前公布涵盖三大措施的发展绿色金融策略框架,首阶段料需时一年与业界探讨建立共同框架,评估银行的“绿色”基准。香港特区立法会金融界议员陈振英8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策略框架具有针对性,未定出所有时间表则是为可能的调整预留空间,整体上属于在进取和审慎之间取得平衡。
绿色金融泛指为可持续发展,低碳和能抵御气候变化的项目、产品以及企业作出的资金筹集及投资行为。陈振英指出,无论是债券还是贷款,香港目前都没有界定绿色金融项目的共同标准,因此首阶段寻求共同框架是具有针对性;第二阶段建立具体目标及第三阶段的审视进度并未定下落实时间表和审视方法,这是为业界不同意见或如果发展不如预期留下调整的空间。
陈振英认为,若要推进绿色及可持续发展作为银行未来发展的一个大方向,金管局可考虑在现有的CAMEL评级制度中为绿色金融做得好的银行加分,以此为业界提供一个诱因。
金管局7日公布的调查显示,60%的受访银行计划发展绿色及可持续的银行业务,主要是由客户需求带动。银行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缺乏量化和评估气候和环境风险所需的资讯和方法。陈振英认为,香港可参考先进地区的经验,更重要的则是使用
市场主导办法,因为如果市场有需求,一定会催生
第三方的专业评估机构或商业的资深机构来做上述评估。
对于绿色金融的发展前景,香港银行学会高级顾问、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陈凤翔认为,绿色金融代表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特色金融的一部分,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组成部分,前景无限。在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主导很重要,需要公私营合作共同推动。
香港特区政府已在去年提出上限为1000亿港元的绿色债券发行计划。陈振英认为,投放在香港本地的这1000亿港元应是一个循环的额度,必须持续去做,让其可以发挥两倍、三倍、四倍的作用。另外,应让香港发行的债券与其他地区的债券互相影响,因为在价格、条件等方面都要互相竞争才会有进步和提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