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中国企业气候联盟(CBCA)和保尔森基金会一起,同全球商业气候联盟(We Mean Business)的中国联盟伙伴BSR、CDP,及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WBCSD)等举办了一场研讨会,围绕全球企业的气候承诺及其蕴含的商业价值进行讨论。
特别针对中国目前的
政策和
市场环境,与各界代表分享了在部分华企业的最佳实践案例。
企业为什么应该关心可持续发展
新的核心竞争力
在经济低谷时,不少企业表示现在不是将可持续发展纳入企业经营考量的合适时机。事实上,可持续的商业实践蕴含诸多价值——节省企业经营成本、降低供应链风险、增加营收等。对于在华企业,加入
减排、减废的可持续行动恰逢其时。然而,谈及企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认知误区......
误区 1:“别人不做,我做会不会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在国内政策和监管收紧的大环境下,企业可兼顾收益和平稳运营等诸多利好(例如:无需在重污染的时候强制停产)
许多客户(特别是国际企业)都要求其供应商做到“绿色环保”。您将具有独特优势来争取商机
您的企业将有机会影响所在行业的发展方向
当行业标准提高或市场准入变得更严格时,您的企业将具备先发优势
优秀人才更倾向在重视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就职
品牌效益更强,产品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化石燃料巨头英国石油公司(BP)于 3 月 26 日宣布设立一支 1 亿美元的基金,以降低其上游油气业务的排放量。数月前,因受到股东的压力,该公司同意披露其业务如何与巴黎气候协议保持一致。
误区 2:“前期投资太高,长期回报率不明朗”
企业可以在有限成本、清晰投资回报的情况下开展相关业务(例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能源效率、开展共享和回收业务等),也可以出售废弃物、盈余能源、中水
气候风险日益增加,如果企业不及时应对,成本可能更高(例如:搭建新的绿圈 vs 洪水风险;开发替代能源 vs 工厂停工;恰当处理敏感废弃物 vs 负面新闻)
金融机构在其投资决策中越来越多地考虑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绩效。实践证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具有更好的财务业绩和更高的股票价值
ESG 在中国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在政府和市场的推动下,ESG 的发展迅速而广泛
负责任的投资不是慈善事业,它将实现长期而稳健的回报
“ESG 责任投资并不是慈善式的绿色优惠,而是一项长期性、价值性的投资活动,是实事求是的将‘长期、有价值、可增长’纳入投资决策指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
误区 3:“法律并没有要求”
上市公司现在需要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中国已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提出在2030年之前达到
碳排放峰值。监管正在收紧,可以预见的是,国家或将要求企业采取行动
若在法律颁布时再采取合规行动,其转型成本将高于提前布局可持续经营的成本
积极主动支持政府目标的企业会获得先发优势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 3 月 23 日在中国发展高层
论坛上表示,未来中国还将继续严格环境监管执法,加快落后产能退出,把市场让给绿色的、高水平的企业。
误区 4:“这和我的企业无关”
气候变化将影响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将气候风险纳入考虑的、有“韧性”的企业能够更好的生存下来
通过开发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产品或服务来提供未来解决方案的企业,将抓住这些巨大的市场机遇
可持续性将是新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企业的竞争可能不仅限于产品技术和品牌的竞争,更是价值创造和社会责任担当的竞争。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将是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品牌公关部总经理 陈发沛
在“争做‘零’跑者”倡议中,我们尝试影响企业高管的思维方式,鼓励他们将可持续发展纳入企业经营战略。
企业能设定哪些可持续发展目标
方法论
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商机之一。全球数百家企业现在已经认识到,向零碳经济转型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实现共同繁荣的唯一途径。为此,它们在RE100或科学碳目标(Science-Based Targets)等全球协作倡议框架内,设立了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些倡议由成熟的非营利组织领导,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支持,为企业可持续运营产生积极影响,获得了利益相关方的认可。
企业在设立可持续目标时,通常会考量温室气体排放、森林管理、污染物、水处理等资源管理利用的相关指标。一部分企业也通过改进非财务报告和业务解决方案来制定目标。
中国视角:在华企业气候实践
在研讨会中,全球商业气候联盟(We Mean Business)分享了中国企业履行气候行动承诺的先进案例。
例如,百度作为首个参与EV100的中国企业,已承诺将企业用车替换为电动车辆,并为员工使用电动
交通工具提供便利。截至 2018年,百度已完成近一百辆企业用车替换,并利用自身研发的自动驾驶技术,更广泛推动电动汽车的使用。
此外,沃尔玛、宜家等跨国企业已在全球范围内做出了使用可再生能源或推动
碳减排的承诺,来自这些企业的代表分享了如何在中国市场内落实这些宏大目标。
然而,中国企业对国际气候行动和可持续发展倡议的参与度仍有待提升。
在中国,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向企业经营者释放关键信号。
政府在污染治理和能效提升等方面已经建立起强有力的政策框架,但在商业层面推进气候行动的机制举措还在发展过程中——如在
碳交易市场、ESG、可再生能源采购等方面还需要更多顶层设计及区域实践作为支撑,从而带动企业积极行动。
例如RE100的官网显示,中国企业参与RE100受制于中国有限的可再生能源使用方案。
事实上,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以防治土壤、空气与水资源污染,这将深刻影响在华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和供应链管理。
正如BSR中国总监王林在会上指出,这些影响对企业可能是意想不到的,甚至危及企业生存。汽车制造商难以想象,4S 店会因为固废处理不当遭到关停,影响企业的销售渠道;在太湖流域的制造型企业,即使现在满足污水排放标准,未来也面临因生态环境过载而被清出的风险。
总的来说,中国环境治理中所涉及的议题优先级各有不同。
污染防控目标对中国企业的可持续经营提出了明确且紧迫的要求。除部分富有远见的领军企业外,很多企业还没能开始思考如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等更大的挑战,而这些挑战将影响企业乃至整个经济更长远的发展。
实践层面,企业可以考虑从报告自己的环境绩效做起,向未来的绿色转型迈出第一步。企业可以利用WBCSD发起的“报告资源共享平台”(The Reporting Exchange),探索最符合自身需求和经营状况的报告方法。
目前已有超过 600 家中国本土企业通过 CDP 报告他们的环境绩效信息,可以预见会有越来越多企业采纳类似的举措。
您的企业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如果您已经开始报告自身的环境绩效,您还可以邀请哪些供应商加入其中?
国际视角:国际主流的气候倡议概览
1
科学碳目标倡议
发起方:CDP 全球环境信息中心
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联合国全球契约(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
“科学碳目标”鼓励企业制定明确的、“科学基础” 的减排目标,并确保其碳减排计划与全球平均升温不超过 2°C 的目标相吻合。这样,企业就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推 进实现这一目标,同时将气候行动作为创新、竞争力、风 险管理和增长的动力。 参与的中国企业: 远大集团、联想、TPK
2
低碳技术合作伙伴倡议(LCTPi)
发起方: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CTPi为企业和决策者提供了一个协作平台,使商业解决方案的部署达到与全球升温上限2°C相一致的水平和速度。它由160多家企业和70个合作伙伴组成。希望加入工作组的企业必须准备好投入资源,实施该计划,并在能源、建筑、交通等气候行动领域发挥领导作用。参与的中国企业:国家电网、华润
水泥 、中国
建材、中国西部水泥
3
RE100
发起方: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
RE100联合了100多家具有影响力并致力于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电力的企业。加入RE100的企业设定了一个共有目标,即在规定的年份之内实现其全球用电量100%来自可再生能源。这一倡议将分享企业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行动,鼓励供应商参与,并努力排除障碍,使更多的企业能够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参与的中国企业:远大集团、亿利资源
4
EP100
发起方: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
EP 100汇集越来越多的“能源智能型”企业,致力于更高效地使用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加快清洁经济发展。据估计,如果有100家企业到2030年将其能源生产率(EP)提高一倍,则累计可避免1.7亿公吨以上的排放。因此,通过设定目标并将能效纳入业务战略,领军企业正在推动清洁技术创新,同时实现减排目标。参与的中国企业:鸿博光电
5
EV100
发起方: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
EV100汇集致力于加快向电动汽车(EV)转型、并在2030年前实现电力
运输新常态的企业。通过EV100,企业可以展示自己在电动运输领域的领导地位,并通过分享最佳实践帮助成员们降低电动车投资成本。参与的中国企业:百度
6
Below50
发起方: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low50致力于扩大全球最可持续燃料(CO²排放量比传统化石燃料少50%以上)的市场,并帮助实现交通行业的零排放。通过汇集生产商、投资机构、OEM等价值链参与者,below50帮助克服可持续燃料推广面临的法务或资金障碍,并促进供应链内B2B合作机遇。
7
减少短期气候污染物
发起方:气候与清洁空气联盟(Climate and Clean Air Coalition)
由联合国环境署和多国政府共同发起的CCAC致力于减少短期气候污染物(SLCPs),其中包括甲烷、黑碳、对流层臭氧或氢氟碳化合物(HFCs)。针对SLCPs的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CCAC共发起了11项倡议。企业可以作为行动方加入其中,减少自身的SLCPs排放,与各利益方加强沟,并贡献减排经验和行业洞察。
8
碳定价
发起方:碳定价领导联盟(Carbon Pricing Leadership Coalition)
该倡议鼓励有远见的企业使用内部碳价格来帮助管理气候风险,保持与低碳转型目标一致。碳定价还可以鼓励创新,降低成本,帮助确保持久的经济竞争力。通过做出承诺,各企业同意与联合国全球契约(UNGC)的碳定价企业领袖标准(Business Leadership Criteria on Carbon Pricing)保持一致。参与的中国企业:远大集团
9
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
发起方:气候披露标准委员会(Climate Disclosure Standards Board)
TCFD为将气候相关财务风险纳入年度财务申报等主流报告提供建议。TCFD的工作能帮助企业理解金融市场为了衡量和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对企业信息披露的要求是什么,进而鼓励企业将其披露与投资者需求保持一致,并促进向低碳经济平稳、快速地过渡。参与的中国企业:华夏基金、嘉实基金、中国工商银行、晶科能源、青云创投、中美绿色基金
10
消除毁林行为
发起方:CDP 全球环境信息中心
该倡议的目标是到2020年从所有供应链中消除由大宗商品推动的毁林行为。通过加入这项倡议,各企业承诺在其供应链中实现零毁林,治理重要排放源,使其供应链更具可持续性和韧性。企业还可以要求其供应商通过CDP的供应链项目进行相关信息披露。
11
提高水安全
发起方:水与气候变化商业联盟(Business Alliance for Water and Climate Change)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支持下,BAFWAC为致力于负责任管理水务的企业制定了行动方案。加入倡议的企业将分析水和气候相关风险,实施协作应对战略,报告用水数据,从而在其价值链中努力减少对水的影响并提高气候韧性。
在“争做‘零’跑者”研讨会上,我们鼓励企业做出减少排放和浪费的切实承诺。
企业如何向绿色转型
三大技能
CDP 报告显示:“企业通过影响供应链带来的碳减排效益,平均是企业在自身运营生产中所能减少碳排放的 5.5 倍。”无论是出于社会责任还是为了企业的长久发展,践行可持续商业模式、参与气候行动已经成为很多领军企业的共识,但仅仅在其运营场景中推行
节能减排的空间十分有限。推动价值链整体转变所带来的环境效益,将远远超过企业自身减排所产生的影响。
价值链涉及材料供应、生产运营、储运、营销、售后等多个环节。了解价值链中排污排碳的主要来源,能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定。企业可以通过推动利益相关各方合作,发挥彼此的优势和影响力,让自身的商业模式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转变。这不仅对企业发展有利,还能促进整个社会向绿色经济过渡。
解锁技能 1-供应链:
鼓励供应商披露环境信息和管理环境足迹
越来越多的领袖企业开始关心供应链的环境绩效,推进供应链碳排放等环境数据披露,了解供应链中哪些环节能最大程度实现碳减排、资源回收、可再生能源使用等目标,进而做出相应的气候行动。
除了助力企业应对气候风险,此举还能为企业带来诸多价值:
1)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提前进行供应链环境管理,能避免供应商因环保政策继续加压出现大范围关停,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树立企业责任形象;
2)从资本市场的角度出发,通过披露供应链碳排放数据、设立供应链节能目标等,企业能展现其管理环境影响、推行可持续转型的具体机制,以此赢得投资者对企业长期战略的信心。
许多企业已经通过自身实践、探索出了与供应商共同建设绿色供应链的可行路径。
沃尔玛:在供应链推进共享价值
2017 年,沃尔玛宣布了“10 亿吨减排项目”,这一全球范围的减排目标相当于 2.11 亿辆乘用车的年排放量。2018 年,沃尔玛制定了在中国减排目标,计划 2030 年前从在华价值链中减少 5000 万吨温室气体排放,包含沃尔玛所有的中国供应商。
在制定这一减排目标之前,沃尔玛已在中国推行了多年的“工厂能效提升项目”。2014-2018 年间,超过 800家中国工厂参与了该项目,节约了4000 万美元的运营费用,每年减排超过 27 万吨。
为实现 5000 万吨的减排目标,沃尔玛与供应商和政府部门密切合作,制定了针对中国市场的“减排路径图”,以帮助供应商和自有门店顺应消费者要求,并满足中国政府的碳减排目标。
例如,沃尔玛要求供应商伙伴在能源、废弃物、包装、农业、森林砍伐及产品使用这六大领域中选取一个方面做出改善承诺,并每年向沃尔玛汇报进展;相应的,沃尔玛通过其可持续发展平台为供应商提供实践指导,并为他们提供商业推广机会。
考虑到国内供应商尚处于可持续发展转型初期,企业可以:
Step1 根据企业
节能减排或水资源保护等目标,鼓励供应商通过 CDP 披露环境绩效;
Step2 帮助供应商设定符合国家要求的短期环境目标,再通过搭建数据平台、制定供应商行为准则、将合作伙伴资源向供应商引流等举措,逐步提升目标水平;
Step3 最终使企业和供应链领先于区域政策要求和国际行业标准,提升绿色创新竞争力。
解锁技能 2-生产运营:
扩大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不少中国企业已经在生产运营中推进节能减排,并取得了诸多成效。然而,企业在这一
问题上还有更大的努力空间,即扩大自身对清洁能源的采购和使用。越来越多的行业龙头企业将可再生能源纳入商业策略,这些创新性的实践包括:
1、在企业运营场所中增设光伏发电板等清洁的电力产生装置;
2、 独立出资或与供应商共同成立投资基金,支持可再生能源电站发展;
3、尝试与当地政府伙伴签订可再生能源电力购买协议(PPA);
4、在微网项目中纳入能源物联网等创新技术;
5、通过鼓励电动汽车应用推动低碳交通转型,在企业运营中以电动车替代传统汽车。
宜家:四大举措致力能源独立
宜家承诺在 2030 年前完全实现可再生能源自给,并在其中国运营场所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使用,最具代表的有四类项目:
65%商场及1家工厂屋顶装配的建筑一体化光伏板58076片,总功率达 9.11兆瓦,年总设计发电量近1千万度电。投资共9230万元,投资回收期8-10年。年碳减排量8711吨。
19%的商场已有地源热泵技术,来为商场提供免费的清洁能源制冷和供暖。每个项目额外投资额约为600万人民币,投资回报期约为8-10年。相较与非地源热泵技术的商场,能效大大地得以提高。
80%的商场屋顶都安装了大规模太阳能热水系统,按设计能力晴好天气其每天可提供多达40吨55度热水,以用于餐厅洗碗间和员工洗澡。年节省的电量约50万度/商场,投资回报期约为2年。
38%的商场为访客提供电动汽车充电服务,总计500余个充电桩。中国作为试点国家,已全面铺开送货到家这最后一程的电动化,上海已100%实现这一目标。
领军企业通过与政府和商业伙伴合作,或通过制度和技术革新等方式,扩大自身对清洁能源的使用。这些创新性实践能够:
激励政策制定者加快开放可再生能源市场。
积极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企业也可以将生产运营环节中能源使用绩效报告给客户和投资人,展现企业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上做出的积极贡献,以获得投资者信任。
企业采用低碳的解决方案,能够带来降低运营成本、增加客户忠诚度等实际的商业利益。
解锁技能 3-客户端:
为客户提供绿色可持续的产品方案
对很多行业而言,做好供应链环境管理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后期产品的使用和处置仍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比如,汽车制造商除了在生产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原则,还要面对汽车使用中造成的尾气排放污染;农药生产企业也面临着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要求他们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药以遏制土壤污染。
这些问题可能损害企业形象,或者限制企业的经营自由度。相反,如果客户端绿色消费意识增强,所形成的市场偏好能激励企业开发出环境友善的更多好工艺。
为了推动产品使用区间的环境可持续,企业可以通过宣传推广提高消费者意识,更可以借助自身优势,为客户提供创新性的可持续产品方案。
先正达:利用科技助力解决农药使用过量问题
为解决农村中农药过量使用造成的土壤和水源污染,先正达利用企业技术优势,开发了精准高效的种衣剂技术。种子经过包衣处理后,在地下生长 30 天内基本不再需要任何药剂保护;根据种子差别,每百千克种子处理仅需约几百毫升药剂,其用量只有传统喷施用量的 1/200,极大程度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利于土壤健康,能够让农户获得更好收成,同时也为先正达创造了新的业务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