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整改要多措并举

2019-5-24 09:43 来源: 中国环境报 |作者: 刘瀚斌

梳理近期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通报的问题发现,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地、大型化工类集团等成了各地整改难、整改慢的焦点。工业园区作为企业聚集地,往往地处市郊、沿江地区,是城市化扩张、工业化扩张的结果。一些园区是乡镇为了聚集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对原有乡镇企业进行整合而成的,其目的是提高工业化的集约强度,有效应对产业升级。但现实中,这些乡镇企业虽然迁入园区,但内部环境管理水平和能力明显不足,危废乱堆乱放、无组织废气直排、砂石堆场未覆盖、生产工艺落后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笔者调研发现,在当前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在环保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有很大提高,但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危废处理途径单一等问题突出,企业反映比较强烈。那么,工业园区该如何整改?笔者认为,可对症下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深入挖掘园区内企业的生产关联性。从生产环节的关联性出发,缩短原材料、中间品的运输成本和距离,在园区内有共同能源或原材料的企业,可以共享物流。切实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企业需求,不能只管入园不顾管理。

第二,寻求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使企业把精力专注于核心业务。运用产业链思维帮助“散乱污”企业转型升级,能够和当地主导产业兼容的企业,主动帮助其形成协作关系。让环保督察、执法检查等变为协助当地淘汰落后产能、帮助企业升级改造的推动力,坚持一厂一策、实事求是地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环境与发展双赢。

第三,建立双向的信息公开机制。之前谈及的信息公开一直是企业排污信息公开,这样便于生态环境部门管理和公众监督。双向信息公开更侧重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自身的信息公开,目的是能让企业及时了解所在区域的污染源分布、地区污染程度和环境标准,让所有企业不论大小,都能在透明的信息环境下公平管理。

第四,环保压力疏导路径应多样化。“散乱污”企业的存在,具有一定历史原因,与当地的经济产业发展、劳动力结构等都有关系。在管理过程中,应在企业初创、发展、成熟、转型等各时段进行分阶段环保压力的传导,建立合乎经济规律的环境管理体系。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