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表3 所示,低
减排目标、中等减排目标、高减排目标约束下:(1)技术进步相对于基准情景的变化率逐年上升,减排初期为0.13%、0.40%和0.73%,到2030 年达到0.47%、1.60%和3.35%;(2)碳价波动幅度较小,平均水平为57.86 元/吨、203.17 元/吨和452.87 元/吨。不同的减排目标下技术均有所进步,但减排目标越严格,技术进步的幅度越大,碳价水平也相应越高,。
碳交易机制在配额总量的约束下,将其分解并免费一次性发放给企业,减排目标越高,企业得到的配额就越少,
市场上可用于交易的配额也越少,碳价就会走高。
企业
碳排放超额,则必须要到市场上购买,高昂的碳价必然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并且长期依靠购买配额来获得碳
排放权也会限制企业的发展。因此,在权衡低碳技术的投资和
碳配额的成本之后,企业会倾向于选择前者,并且技术进步使得企业碳排放降低,多余的配额还可以在市场上出售,能够缓解低碳投资带来的成本压力。
此外,表3 还可以看出无论何种减排目标下,技术进步的速度会随时间的变化而逐渐减弱,但高减排目标约束下,技术进步的变化率较快,并且2025 年以后才逐渐趋缓,而低减排目标约束下,技术进步的变化率较缓,企业到2020 年就趋于稳态。这主要是因为减排初期,在一定的减排目标约束下,各个主体会积极采取措施,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调整其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适应了减排
政策,政策力度的效果也就逐渐弱化。但是在高减排目标约束下,企业的减排任务相对较重,减排努力也较大,因此技术进步持续的时间也较长。与此同时,表3 中显示三种减排目标下,碳价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并未出现大幅度波动,这主要是由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所决定。我国经济发展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将依赖于能源投入,高碳化的发展模式还无法扭转,这也就决定了碳交易市场是广阔和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