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的贡献率——不同情境下碳交易的减排效果

2019-6-11 23:54 来源: 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

为了分析碳交易机制对于碳排放的影响,表4 和表5加入了基准情境下碳排放的情况(BAU 情景)。如表4 所示,低减排目标、中等减排目标、高减排目标约束下,碳强度相对于2005 年水平逐年下降,减排初期为30.38%、35.34%和42.38%,到2030 年达到58.37%、61.38%和65.66%;减排量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初期为0.74 亿吨、2.46 亿吨和4.93 亿吨,到2030 年到达1.08亿吨、3.62 亿吨和7.23 亿吨。表4 还可以看出,低减排情景下的减排效果基本接近于基准情景,成效并不是十分显著。

我国实施碳强度减排而非总量减排,碳强度一直是衡量减排成效最主要的指标,这主要是由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决定的。首先,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时期,第二产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势必会有所增加;此外,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碳排放量还较低,因此不能限制绝对量合理上升,但碳强度的下降会使得增加的速度放缓。我国已承诺到 2020 年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要比 2005 年下降 40%-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从表4 可以看出,碳交易机制有利于减排目标的实现,但减排的成效是基于减排目标的设置。本文设定实际GDP(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增速均低于8%,将我国降低单位GDP 碳排放强度40%~45%的减排目标折算为每年的碳排放量,并与基准情景的碳排放量对比,2010~2020 年每年大约需要形成2 亿~6 亿吨的减排能力,中等减排目标和高减排目标的减排效果较好。表4 显示低减排情境下,碳排放量基本接近于基准情景,达不到很好的减排效果。碳强度下降最主要的途径是技术进步,因此技术进步的幅度越大,碳强度下降的幅度也越大。低减排目标下碳交易对于技术进步的作用非常有限,其减排效果自然也不及其他两种情景。由此可见,碳交易机制下,三种减排目标约束虽然均有利于碳强度的下降,但如果减排目标设置不合理,碳市场将形同虚设。

不同情境下碳交易的减排效果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