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取得新成绩
资源节约水平继续提升。2018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厂平均供电标准煤耗307.6克/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8克/千瓦时,煤电机组供电煤耗继续保持世界先进;厂用电率4.70%,比上年下降0.10个百分点(其中,水电0.26%,比上年下降0.01个百分点;火电5.81%,比上年下降0.23个百分点)。全国线损率6.21%,比上年下降0.27个百分点。全国火电厂单位发电量耗水量1.23千克/千瓦时,比上年下降0.02千克/千瓦时;粉煤灰、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率分别为71%、74%,均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综合利用量持续提高。
污染物排放进一步降低。2018年,全国
电力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为21万吨、99万吨、96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约为19.2%、17.5%、15.8%;每千瓦时火电发电量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约为0.04克、0.20克、0.19克,分别比上年下降0.02克、0.06克、0.06克。火电单位发电量废水排放量为0.06千克/千瓦时,与上年持平。截至2018年年底,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电机组约8.1亿千瓦,约占全国煤电总装机容量80%;东、中部地区基本实现超低排放改造,
河南、
安徽、
甘肃等省份提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目标。
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2018年,全国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约为841克/千瓦时,比2005年下降19.4%;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约为592克/千瓦时,比2005年下降30.1%。以2005年为基准年,2006-2018年,通过发展非化石能源、降低供电煤耗和线损率等措施,电力行业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6.8亿吨,有效减缓了电力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增长。其中,供电煤耗降低对电力行业二氧化碳
减排贡献率为44%,非化石能源发展贡献率为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