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环境经济
政策,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提升绿色发展能力。为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绿色技术银行于2017年成立。
“绿色发展将是未来世界发展的一个主基调、主旋律。在这个框架下,绿色经济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必须选项,这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重要的目标。”近日,就绿色技术、绿色金融、绿色产业多维度融合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西财智库CEO、首席研究员汤继强教授。
汤继强教授在接受专访时提出,在“一带一路”的顶层倡议下,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议题。他认为绿色经济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必须选项,在此背景下,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绿色信贷、绿色证券和绿色基金等成为促进绿色产业的政策路径。
“一带一路”倡议与绿色金融发展道路
2016年G20杭州峰会首次将绿色发展纳入重点议题,成立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发布了《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这一重要成果。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汤继强介绍称,“而绿色金融体系是指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
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支持经济向绿色化转型的制度安排。”
在全球逐渐达成绿色共识的当下,我国绿色金融制度在逐渐健全。汤继强指出,在政府推动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正稳步建立,绿色金融被写入我国“十三五规划”,成为“十三五”时期的重点发展目标之一。2016年6月以来,
浙江、广东、
江西、
贵州和
新疆五个省(区)建立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在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绿色金融规模逐步扩大。汤继强指出,2014年,29家主要银行代表签署《中国银行业绿色信贷共同承诺》,绿色信贷配套政策逐步制定并在其框架下开发产品达50余类。同时,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绿色债券
市场之一,中国在全球绿色债券的发行额为2300亿元,在全世界绿色债券发行量的比重约为39%。此外,在绿色基金和绿色保险方面,我国取得的成绩也颇为显著。
汤继强重点强调了“一带一路”倡议区域的金融资源分布与金融风险
问题。在他看来,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基础设施不足,金融资源分布不均匀,在这种状态下,绿色金融迎来新机遇,“金融科技能够助力金融安全,比如支付宝与泰国开泰银行合作,协助泰国中小企业将产品引入电子商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