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普及垃圾分类的实践与启示

2019-7-11 11:16 来源: 中国环境报 |作者: 常烃

日本垃圾分类实践的几点启示



我国生活垃圾的组成与日本相似,日本在推进垃圾分类方面走过的路程,对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和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完善垃圾分类立法与顶层设计。日本执行严格的垃圾处理制度,得益于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分类工作逐步完成,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都有法可依。我国应从顶层设计到细化落实,逐层制定垃圾处理相关法律法规,为垃圾分类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同时循序渐进,逐步完善、优化垃圾处理流程,因地施策,从东部到西部,从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从城市到乡村,逐步推进,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处理体系。

做好宣传普及,推动公众自觉参与。垃圾问题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过于抽象的顶层设计效果不一定好,政府往往费力不讨好,得到基层群众的认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应从垃圾处理全过程的角度做好宣传工作。在开始时,基层民众对于实施垃圾分类的初衷、原理不甚了解,如上海最近试行的垃圾分类,一些居民对于湿垃圾的分类逻辑不了解,由此也产生了一些困惑与抵触心理。因此,在宣传过程中不应局限于简单的垃圾分类方法,更应该着重宣传垃圾从产生、投放、运输、终端处理的全过程,使居民对为什么进行垃圾分类、怎样进行垃圾分类有充分的了解,最终理解并主动参与垃圾分类过程,自觉养成低碳生活方式,从源头达到垃圾减量化的目标。在宣传方法上应不拘一格,可开发手机 App、散发分类手册或在小区及公共场所设立提醒标牌等,方便居民查询垃圾分类方法,减少因不清楚分类方法产生的困惑。

构建垃圾产业发展体系。以垃圾分类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充分利用好现有城市垃圾回收体系(捡垃圾、回收塑料瓶等),可尝试公司化运营、收编等方式规范垃圾回收方式。运用市场化激活垃圾产业,吸引社会资本和专业化服务公司参与垃圾资源化和再利用,推动“垃圾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良性循环。探索垃圾付费制度,无垃圾处理厂的地区可向垃圾处理厂所在地区补偿。建立垃圾处理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控各地区、各垃圾处理厂的垃圾总量与构成。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生态研究所
123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