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完成的使命——中国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研究中期研讨会圆满成功

2019-7-12 16:43 来源: 世纪新能源网

日前,能源转型委员会(The Energy Transitions Commissions, ETC)中国项目《可完成的使命——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中国)》(下称《可完成的使命(中国)》)中期研讨会于华能集团成功举行。落基山研究所作为能源转型委员会的中国秘书处和研究单位,对项目中期所取得的初步成果进行了汇报。来自国内外大型能源公司以及能源领域的行业协会、研究机构、NGO和金融机构等共计三十多位行业专家参与了研讨会。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何建坤、常务副院长李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蒋希蘅、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小诗、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莉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处长李永亮、大唐集团新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专家冯强、壳牌新能源业务拓展中国区负责人陈肇楠、华能集团相关领导等就研究中期成果进行了点评和交流。


《可完成的使命(中国)》研究以国际能源署(IEA)、能源转型委员会的全球研究等报告为基础,从需求侧入手,对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在2050年的需求量、活动量进行预测,并展望了达成净零碳排放目标的能源品种和技术组合,对零碳电力供应、零碳氢能供应、生物质和CCS等达成零碳目标的能源供给侧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也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结论显示,如要实现2050年中国能源的零碳转型,电气化将是未来中国零碳经济的重点方向,而路面交通、化工钢铁、建筑供热等领域均可以实现大规模电气化。如果实现这些领域的大比例电气化,2050年中国电力需求将从目前每年6万亿千瓦时增长到每年15万亿千瓦时,而中国完全可以通过零碳的方式提供这些电力。研究进一步分析认为,完成中国发电体系的零碳化累计总投资额仅占中国30年总GDP的约0.4%。另外,氢能也将在中国低碳未来的能源版图中占据关键一席。重型交通、钢铁、化工、电力储能等领域都将为氢能带来更大的需求,在零碳目标情景下,该研究预计到2050年,氢气产量将从2018年的2500万吨提高到近1亿吨,且随着电解水制氢成本的大幅下降,其产量比重将不断加大,推动未来氢能的绿色化、零碳化。

与会专家对项目中期成果表示高度认可,对初步结果的准确度、项目组工作的全面性和项目内容的前瞻性表示赞许,并表示希望与能源转型委员会有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此外,专家在工业在未来中国经济中的比重、化工等重工业未来发展趋势、电力实时平衡问题、可再生能源成本问题、氢能发展模式和成本降低问题、航空新型燃料以及一带一路对中国工业发展的影响等多个问题上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下一步,该研究项目组也将对电力、氢能、生物质等领域的零碳技术组合和可行性等问题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

中国在2050年前GDP将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成为全面小康的现代化强国,中国也在气候变化领域展现着全球领导力。能源转型委员会希望与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各方共同探讨2050年零碳经济在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和重点的影响因素,共同推动零碳经济领域更多积极的行动,以及低碳发展更快、更好地实现。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