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减排健康协同效应的研究概况
1990年出版的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确立了有关气候变化
问题的科学基础,推动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制定,拉开了全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帷幕。正是由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成本大都发生在当下,而其所避免的气候损失(或者说效益)都发生在相对遥远的将来,学者们逐渐开始关注温室气体
减排时能快速产生的协同效应(Wang and Smith,1993),以此来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进展。健康效应就是协同效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0年3月至2019年3月,Web of Science共收录了1028篇相关文章。其中,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柳叶刀》在2009年11月刊发的将温室气体减排与健康协同效应联系起来的一系列文章(Haines et al.,2009)。这一系列文章提供了一种量化评估气候
政策成本以及健康协同效应的方法。从此之后,温室气体减排的健康协同效应研究数量显著增加,其中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的研究机构发表的文章最多(见图2)。
从研究结论上看,已有研究认为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带来的健康收益都可以抵消大部分减排成本,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抵消成本、获得净收益(West et al.,2013 ;Thompson et al.,2014 ; Cai et al.,2018)。Markandya 等(2018)的研究表明,若实现巴黎协定下各国提交的自主减排目标,印度将是全球健康收益最大的国家。由于其人口众多,空气污染严重,温室气体减排将带来巨大的空气质量改善和健康效益,后者的大小可以完全抵消减排成本,并最终获得3.28万亿~8.40万亿美元的净收益;中国净收益略低于印度,为0.27万亿~2.31万亿美元;在发达国家,尽管其健康收益难以完全抵消减排成本,但欧盟所获得的健康收益仍可弥补7%~84%的减排成本,美国健康收益仍可弥补10%~41%的减排成本。而如果巴黎气候协定下的2度温升目标得以实现,到2050年,全球仅通过协同减少空气污染就可每年避免100多万人早逝,其健康收益将是减排成本的两倍(WHO,2018)。
不同减排目标和路径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温室气体减排成本和健康收益都会有所不同。根据Cai等(2018)的研究,2030年中国实现自主减排承诺目标的总成本中有18%~62%可以被空气质量改善所带来的健康效益抵消,而如果到2050年进一步深度减排,其健康效益将大幅增长至减排成本的3~9倍。Shindell等(2016)认为,美国若施行清洁
交通政策,到2030年可因空气质量改善减少1.4万人早逝,若施行清洁能源政策,则可减少17.5万人早逝,短期健康收益达到0.14万亿~1.05万亿美元,并有可能完全弥补清洁能源政策实施的成本。根据Aunan等(2006)的研究,中国
山西在6种不同煤炭清洁使用方式下,每年可带来的健康收益高达1030万~103090万美元,净收益为1990万~76280万美元,每减排100万吨二氧化碳净收益为2320万~932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