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意基础和政府领导力强化后,一度失效的欧盟碳市场价格快升;中国碳市场的主管部门调整带来新挑战
碳交易价格较低、对排放企业约束有限的
问题,欧盟碳市场也曾遇到过。
最新截至2019年7月24日,中国各区域碳市场的碳价区间,在每吨二氧化碳10元-90元人民币。而2012年至2017年间,欧盟覆盖29国的碳市场碳价徘徊在每吨5欧元(约40元人民币)上下,还不及当前中国碳价区间的中值。但2019年7月22日,欧盟碳市场的碳价突破29欧元(约220人民币),较今年初攀升五分之一;较2018年初已翻倍。
数年前还普遍被认为失效的欧盟碳市场,经历了何种演变?
所谓碳交易,是指政府将
碳排放空间分配到各排放主体,并在一定规则下允许市场化交易,从而推动全社会在既定碳排放总量空间下实现最大的产出效益。
在2006年初建碳交易市场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欧盟采取的办法是碳排放配额免费发放。但在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期间,欧洲国家经济活动大幅放缓,碳排放总量随之减少,发放给企业的
碳配额出现大规模盈余,导致碳价徘徊于低位数年。
2017年,欧盟推出“市场稳定储备”(MSR)改革,将一些碳排放配额从市场上收回,以限制配额在流通中的过度盈余;早年碳配额免费发放的做法,也转向拍卖,且拍卖的占比逐年递增。
“2013年、2014 年时,很多人认为欧洲碳市场是个失败。但是今天,该体系的效果好多了。”美国环保协会高级副总裁、曾在白宫负责气候
政策的Nathaniel Keohane,近日在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的一场研讨会上坦言。这也说明,碳市场这一手段能通过改善对碳价的管理,发挥更好效果。
目前,全球共有超过50个司法管辖区建立了碳市场,但有效性不一。美国加州碳市场也采用了一系列支撑碳价的做法,包括对拍卖设底价。这背后,政治家的领导力是重要因素。
在2019年5月下旬的欧洲议会改选中,气候变化议题扮演了重要角色,高举环保主义的绿党表现不俗,占有席位从上一届的50席上升到67席。
7月16日,获欧洲各国领导人提名出任欧委会新一任主席的冯德莱恩,为赢得欧洲议员对其“上岗”的支持,于议会投票前的“拉票”中承诺,上任后将致力于在2050年前将欧洲大陆建设成全球首个“碳净排放为零”的地区,也将引入“边境碳税”,即对那些来自不采取
减排措施的贸易伙伴的货物加征关税。冯德莱恩提出的这一上任百日内将推行的“绿色协议”,帮助她当选欧委会新一任主席。随后一周的一波碳价上涨,让欧洲的
钢铁等行业排放大户感受到更大的压力。
欧洲政治家对气候问题的重视,部分源于民众的压力和诉求。去年10月以来欧洲各地爆发的“反抗灭绝”(Extinction Rebellion)游行,对伦敦、柏林等地市中心的
交通都造成显著影响、引发民众广泛讨论。
欧洲人对气候问题历来较为重视,最近十数年的一系列气候研究进一步促进越来越多的人采取行动、表达诉求。
2003年,欧洲近7万人因一场为期两周的极端热浪死亡。2004年发表的一项研究称,这种程度的热浪属“千年一遇”的事件。但等到2015年,英国气象局的一项研究称,如此程度的热浪已是“百年一遇”;到2040年代,这将属“平常事”。
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欧洲极端高温发生近一年后,研究结果才出炉,公众对该问题的切身感受此时已变淡。近年,具备了更强计算机建模能力的欧洲科学家已能更及时地给出研究结论。今年6月热浪席卷欧洲之际,欧洲科学家在几天内便发布了研究结论:6月底欧洲多国的高温主要源于来自非洲撒哈拉沙漠的热空气和欧洲中部的高气压相互影响,温室气体排放让该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概率提高了五倍。这些努力帮助欧洲人理解,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就在眼下,而不仅仅是子孙后代需要担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