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发文揭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低碳创新的影响

2019-9-14 14:44 来源: 清华大学

9月9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朱俊明副教授、薛澜教授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中国碳排放交易引发的低碳创新”(Low-carbon innovation induced by emissions trading in China)的研究论文,评估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促进企业创新的效果及政策作用机制。

碳排放权交易是一项受到广泛关注的市场型碳减排政策,被世界多个国家及地区所采用,可以为减缓气候变化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对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效果的经验知识主要来自于对欧盟碳市场的研究。而人们对这一市场型政策的作用范围、与其它政策交互的影响以及政策设计所带来的作用机制变化了解仍很少,限制了政策的进一步推广与发挥更大的作用。

针对这一问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朱俊明副教授、薛澜教授等关注于我国2013年开始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利用企业层面数据与专利申请信息,使用匹配与双重差分的方法,实证检验了政策对企业低碳创新的影响与潜在作用机制。低碳创新有助于摆脱对碳密集型经济和能源基础设施的路径依赖,缓解碳减排趋势不确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对实现稳定减排至关重要。

碳交易企业与非碳交易企业的专利申请趋势

研究发现,在节能减排、低碳试点等政策影响的基础上,碳排放权交易在实施的两年内促进交易企业额外增加1.75个低碳专利申请,接近欧盟碳市场五年内2个低碳专利申请的政策效应,且同时增加了这些企业其它类型专利、特别是其它绿色技术专利的申请。政策的影响范围超出了碳排放权交易企业,对于尚未纳入碳交易而未来可能被纳入企业的影响也十分显著。研究还发现企业创新行为并没有受到碳交易价格的影响,而是受到了配额分配方式的显著影响。这一系列研究发现为我国全国碳市场的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朱俊明副教授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及共同通讯作者,清华大学原博士后、现西南财经大学讲师邓兴华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薛澜教授与清华大学本科生毕业生、现麻省理工硕士生樊依纯为论文的共同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绿色创新夏季学院项目及仲英青年学者项目的支持。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