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农业调研:危机四伏的现代农业

2019-10-21 16:26 来源: 澎湃新闻

就气候变化而言,人类活动可以说既是始作俑者,又是受害者。今年9月份,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与土地》报告第一次将气候变化与人类脚下的土地联系起来,并勾勒出气候与农业生产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一方面,气候变化改变了农业的气象资源,影响作物产量和种植制度,威胁着粮食安全、农村地区的发展及农民的生计;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本身就是一项显著的人类活动,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土地状况的变化可以对数百里公里外的气温和降雨产生影响;不当的土地使用和管理方式——如为应对粮食减产而进行的耕地扩张,挤占了林业用地空间,造成土地退化,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形成恶性循环。

在中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70%。“大国小农”的现实使得推进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生计和生活。《澎湃新闻•思想市场》将刊发一系列农业和气候变化议题相关的稿件,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视角出发,试图将方法理论与田间地头丰富多彩的农业实践结合起来,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农业问题。既然人类的行为造成难以逆转的升温后果,其解决方案最终要以人为核心,回到人的行为因素和需求中去,在适应中不断改进,为当前危机四伏的现代农业勾勒可持续的、值得期许的未来发展方向。

6月下旬的一天,川滇交界的河谷地带,几个头戴五福冠、身着长衫的男子手摇法器,口中念念有词。云南宁蒗县永宁的几位东巴正在“神山”举行求雨仪式,当地摩梭人信奉东巴教,相信“万物有灵”,认为自然中的事物受不同的自然神掌管,祭祀自然神求雨便是东巴文化中的一项传统习俗。

永宁地区的部分古村落保留着传统的东巴文化,东巴是可以与“神”对话的智者,管理着村落的家庭和公共事务。但是,永宁地区今年遭遇严重旱情,有些作物因干旱死苗,村民不得不补种。持续干旱少雨的天气令东巴们一时失去了对策,不得已只好聚集到神山祈求雨水降临。

仪式完毕,东巴们沿颠簸崎岖山路返回途中,大雨竟然瓢泼而至。

从丽江市出发,穿过著名景区玉龙雪山,经过三四个小时的翻山越岭,便抵达金沙江。金沙江流域的干热河谷里传统村落不胜其数。今年的春夏时节最为难熬,据气象局数据,整个云南省的雨季较常年推迟了29天。进入5月后,丽江全市范围都处于高温晴热天气,低海拔河谷地区最高气温均超过了35度,部分地区最高气温甚至达到40度以上。永宁所在的宁蒗县大部分地区遭遇的则是特别严重气象干旱,太阳熨烤着沿岸的村庄和庄稼,让本就干热的河谷地带的农业生产难以为继。

在云南还有很多像永宁这样的地区,典型的旱作农业区严重依赖夏季自然降水。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拍摄。

十多年前的永宁,水稻是主要作物。但近些年来,由于村里年轻人纷纷放弃种地外出务工,加上气候和有限的灌溉条件,水稻耕作在永宁渐渐被荒废了。而今年,永宁部分村民种上了烤烟,这是当地政府精准扶贫计划中的扶持项目。在宁蒗县,烤烟是帮助农户实现脱贫的重要经济作物,全县今年种植3.1万亩烤烟,可为一户家庭带来3.5万元左右的收入。但烤烟是旱作作物,不同于水稻,烟苗移栽之后是至为关键的生长时期,水分需求很大。

5-6月份正是移栽烤烟苗的时间,可眼下的高温和雨水的匮乏却让刚栽种下去的烟苗面临“大烤”。对农户来说,本来一直盼着几亩烟田可以充盈一整年的经济收入,但现在却和烟苗一起陷入焦灼的境地。

干旱还不是村民和烟苗面临的惟一困境。8月份,迟到的汛期终于露面,但来势过于汹汹,且集中在滇东北北部、滇西北东部、滇中、滇西南等地,令刚刚忍受了高温炙烤的烟田和果树又有了涝灾甚至冰雹的风险。最糟糕的莫过于金沙江河谷在强降水季节所显露出的生态脆弱性。在反常的天气里,泥石流、滑坡塌方、落石很常见,道路损毁造成的物资运输困难亦是“家常便饭”。烤烟加工设备运进村里,收获的烤烟运出村外,在雨季遇到的阻碍都比往常要大的多。宁蒗县永宁当地一位村民说:“旱起来旱死,涝起来涝死!前段时间那么旱,现在只要一下雨就下大雨,这么下去什么东西都种不好!”

12345下一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