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进行时:旱时更旱,涝时更涝
一个高温干旱的夏天会给城市居民带来偶尔的体感不适,带给农民的却往往是非常具体的焦虑:减产,甚至绝收,前半年的努力流失,后半年的希望落空。尽管只是局部、个体的观察和感受,但永宁老百姓这句“旱起来旱死,涝起来涝死”无意中契合了近些年中国气候的总体变化趋势。中国气象局今年4月份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19)》,汇总分析了自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数据,指出在过去的30年间,尤其是从1980年代末期开始,全国范围内的温度、降水、极端天气,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首先是整个气候系统持续变暖,其中中国一带变暖的程度尤为严重。1901-2018年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上升了1.24℃;进入1951-2018年,升温增速显著,速率为每10年0.24℃,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近20年被该报告称为中国20世纪初以来的“最暖时期”。
然后是降水。一方面中国地区整体降水量呈微弱增加的趋势,尤其2012年以来降水持续偏多;但另一方面降水日数显著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天),年累计暴雨日数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3.8%)。不同地区的降水变化差异很大:青藏地区显著增多,西北部分地区有增加的趋向,而西南地区总体呈减少趋势。
此外极端天气事件的时空分布和发生强度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极端高温事件和极端强降水事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明显增多,冰冻圈消融加速,气候风险水平呈上升。这一系列趋势在另一份名叫《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蓝皮书(2016)》的报告(《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蓝皮书: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及其灾损评估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中被通俗地总结为“暖时更暖、旱时更旱、涝时更涝”。
“通常来讲,人们在特定季节感受到偏离常态的或冷或热、或旱或涝的现象,在定义上属于‘极端天气事件’,反应出的是一种当下的、周边的变化;但从更大的时间尺度来说,极端气候事件本身呈现出频率加快、强度增强的趋势——这种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普遍规律,已经被各种观测数据所证实,是典型的气候变化范畴。”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杨晓光教授是农业气象学领域的资深学者。她在接受思想
市场专访时表示,在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的议题上,人们首先需要正确理解的是, “气候变化”的定义范围本身,既包含温度升高、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也包括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的加快。一般科学界的共识是,气候系统周期震荡和人类活动可以产生叠加的效果。但当个别季节的区域值发生变化——比如不同地方的人们感知到某个夏季超常的高温现象——其产生原因和机制究竟是什么?是自然造就还是与人类活动有关?这需要专业领域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严格的归因研究。
已观测到的气候变化毋庸置疑,并已经开始严重影响农业生产领域。极端高温、干旱、洪涝及病虫灾害发生频率增高、面积扩大,从更大的时间尺度上看,就连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南涝北旱”格局在过去几十年间也在悄悄改变。根据气候科学家长期跟踪监测数值显示,升温的事实导致热量资源增加,致使北方地区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整体出现升高的趋势,同时降水量的整体数值也体现出弱上升的趋势(全国降水平均增幅为2%-5%,北方降水可能增加5%-15%)。仅从自然界降水量变化这一项指标来说,有专家形容中国”南涝北旱”的格局正在慢慢向“北涝南旱”进行周期性转变。
只是中国地理地貌复杂多样,地区差异极大。对于北方而言,不是所有地方都更暖、降水更多。部分西北地区——主要是
新疆、
甘肃、
青海等地,在降水量变化值上呈现所谓“暖湿化”趋向;而主要冬小麦产区和玉米产区,包括华北和西南地区,却呈现出明确的“暖干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