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农业调研:危机四伏的现代农业

2019-10-21 16:26 来源: 澎湃新闻

“暖湿化”趋向:是福还是祸?


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的长期变化,势必会对现有的农业种植制度产生影响。杨晓光教授和她的同事们早在2010年开展的一组研究发现,在过去的30多年间,气温上升导致中国农作物多熟制(是指一年之内在同一地块上种植不同的作物,并至少可以收获两次或以上)可能种植的北界向北、向西移动,使得很多原先一年一熟的种植地区具备了一年两熟的热量条件。(《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I.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和粮食产量可能影响的分析》*杨晓光,刘志娟,陈阜。中国农业科学,2010年。)这就是农业上所谓的种植北界的“北移西扩”现象。

由于积温增加,单位面积周年的产量在理论上可能增加。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原先一年一熟的地区变为一年两熟或者一年两熟地区变为一年三熟,(全国)小麦玉米水稻的产量可能增加3%。另外水稻、玉米等作物的可能种植北界也发生北移,明显的改变比如东北黑龙江。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原先积温较少的黑龙江北部地区,水稻种植区域明显北移。

这似乎可以看作是气候变化带给中国农业的一个潜在的机遇。然而出于相同的原因——温度和降水在中国空间区域上差异—过去几十年平均数值上显示出的暖干化或暖湿化趋向对北方农业的影响无法一概而论,更难测定它具体能为中国农业带来多大贡献。不同地区的旱涝情况可能分别造成完全不同的影响;不同种类的作物对气候变化也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可能增产,有的反而会减产。尤其对于西北地区一些极度干旱的地带来说,所谓降水增加绝非万能灵药:有些地方本来就年降水量极少,数据显示的降水增加值很可能不会对农业生产带来任何实质性影响。同时作物生长还要考虑温度、光照、蒸发量等各项综合因素,需要长期跟踪调研。

另一方面,如果站在更大的环境角度去考虑:近些年青藏高原雪线上升,融雪增加,青海湖水位持续回升——这一系列全球升温造成的影响,对农业种植或其他植被带来貌似有利的生长条件,却可能是非常短期的“饮鸩止渴”。由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今年9月25日发布的《气候变化和海洋和冰冻圈》报告中也提到,气候变化驱动的冰川融化会导致水径流在初期激增,暂时增加供水(在亚洲、欧洲阿尔卑斯山和阿拉斯加,人们已经观察到水流年径流量的增加)。但这种高峰水效应是短暂的,随着冰川水储存耗尽,水供应将缩减,可能直至完全丧失。这一可以预见的地球环境危机在何种程度上会超过“暖湿化”理论上带给农业的好处,需要得到更多学界和公众的关注。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